春节临近,玉米上量难,上涨吸引粮源,期货冲高回落,轻仓过节

#今年的玉米价格有没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1)本周观点

上周玉米市场,行情继续震荡,现货价格略微上涨,不过区域行情分化,北方港口先涨后跌,山东先跌后涨。目前玉米市场格局有所分化,各地区玉米余粮比例不同及粮商收售心态不同,虽然贸易企业相比上年仍然较为谨慎,但部分贸易主体担心价格上涨。开始积极收购玉米增加库存,同时为锁住粮源减少外流,增加提价动力。临近年底,基层农户变现需求更为强烈,价格下跌一段时间后,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出货有所减少,企业厂门前到车辆大幅减少,价格再度震荡中迎来上涨。春节之后的玉米市场,目前市场上众说纷纭。

由于2021年新粮上市迟、上冻晚,前期基层农户售粮进度较慢,大量粮食仍在农户手中,加上2022年春节提前、售粮期缩短,春节后市场存在一定售粮压力,加之去年大部分玉米粮商亏损较为严重,导致今年很多粮商并未大量进行囤积。

不得不说现在玉米的行情复杂多变,影响的不仅是玉米质量,还有农民的心态。近期中储粮动作频繁,加剧了玉米市场不安的情绪,更有一次性储备计划的相关传闻。近期小麦的定向拍卖,火热程度更是对玉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基层的售粮心态将是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玉米期货后市,小褚还是维持原观点不变,建议大家继续参考交易计划,不建议大家追涨,逢高做空比较好,快进快出,设好止损。不过临近春节,建议大家轻仓过节。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2)行情回顾:

上周玉米期货主力合约,震荡运行,略微上涨。玉米2205合约开盘价2735元/吨,最高价2765元/吨,最低价2710元/吨,收盘价2736元/吨,上涨1元/吨,涨幅0.0.4%。基本符合预期,玉米市场分化,东北涨,山东落,形成倒挂,期货上涨,何去何从?

(3)现货方面

上周玉米市场,行情继续震荡,现货价格略微上涨,不过区域行情分化,北方港口先涨后跌,山东先跌后涨。上周东北产区基层挺价意愿较强,局部地区价格窄幅上调。目前玉米市场格局有所分化,各地区玉米余粮比例不同及粮商收售心态不同,虽然贸易企业相比上年仍然较为谨慎,但部分贸易主体担心售粮高峰过后价格上涨。当前东北本地加工企业开始积极收购玉米增加库存,同时为了锁住粮源减少外流,有提价动力。临近年底,基层农户变现需求更为强烈,价格下跌一段时间后,随着年关越来越近,潮粮出货也接近尾声,出货有所减少,企业厂门前到车辆大幅减少,价格再度震荡中迎来上涨。

由于2021年新粮上市迟、上冻晚,前期基层农户售粮进度较慢,大量粮食仍在农户手中,加上2022年春节提前、售粮期缩短,春节后市场存在一定售粮压力,加之去年大部分玉米粮商亏损较为严重,导致今年很多粮商并未大量进行囤积。

东北地区基层潮粮有所上量但惜售情绪依然较为浓厚,价格稳中偏强,贸易商入市采购,粮库收储,提振市场情绪。东北地区年关将至,基层种植户出售积极性不强,玉米购销逐渐清淡,基层上量减少,贸易商走货也逐渐减少,虽有贸易商还在建库,抢粮氛围并不浓厚,仅余粮下降较快区域部分加工企业涨价收粮。不过锦州港口玉米价格,从周末开始下跌,跌回上周。

华北产区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尚可,供应量较大;不过由于华北地区进入雨雪天气,加上临近小年,春节氛围浓厚基层种植户卖粮积极性降低,玉米上量受限,深加工企业到货量继续减少,到车辆不足百台,深加工企业陆续开始回调收购价格,吸引上量。部分企业一周上涨百元/吨。

南方内陆销区市场下游企业节前备货基本完成,按需采购为主,市场整体供应尚可,价格偏弱。本周随着春节临近,下游饲料企业采购需求逐渐转淡,玉米购销逐渐停滞,年前补库基本收尾,主要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价格变动幅度有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累计收购玉米6569万吨,环比增加1019万吨,按照1亿吨收购量估算,当前收购进度约65%。此外,华北地区因降水导致收获延迟、水分偏高、毒素水平不稳定,贸易商建库意愿不足,基层售粮进度整体偏慢。

影响玉米价格的一个很大的利空因素就是进口替代。2020年以来因饲用消费和加工消费增加,产需缺口有所扩大,供求关系由基本平衡转向趋紧,同时国内的玉米价格使得饲料厂商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利润大幅下滑,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得以凸显,使其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替代品,令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新高度。

2021年因玉米价格飙升以及国内供应紧张,令买家转向更廉价的海外替代品,使得全年玉米进口量较2020年增长近2倍。中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乌克兰等国。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2021年播种面积 6.5 亿亩、产量2.73亿吨,不过最近两年进口数量突飞猛增。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1年12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3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39.9%。不过2021年玉米是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种,创下纪录新高,全年我国进口玉米2835万吨,同比增长152.2%,占玉米总产量27255万吨的近十分之一。远超720万吨的进口配额。

同时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玉米、大麦、高粱等将到港集中,预计在1000万—1200万吨,这将对玉米市场构成压制作用。

美国农业部(USDA)周五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1月13日止当周,美国2021/22市场年度玉米出口销售净增109.13万吨,较之前一周显著增加,较前四周均值增加48%,此前市场预估为净增50-100万吨。

当周,美国2021/2022年度玉米新销售124.44万吨,2022/2023年度玉米新销售为10.5万吨。  

当周,美国2022/2023年度玉米出口销售为10.5万吨,市场预估为净增0-20万吨。
  当周,美国玉米出口装船129.77万吨,为市场年度高位,较之前一周增加28%,但较前四周均值增加29%。其中,对中国出口装船34.93万吨。

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继续攀升,续刷逾5个月高点,对中国大陆出口检验量升至348,912吨,突破5个半月新高。USDA最新报告显示,截至1月13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204,188吨,超出市场预测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累计为15,288,456吨,上一年度同期为17,498,275吨。(先公布出口检验周报,然后是出口销售,两者经常出现数据差异)

巴西和阿根廷产量减产预期继续升温,进而提振了美国玉米供应的出口需求,给市场带来支撑,但受获利了结影响,CBOT玉米期货连续三天上涨后持稳。1月21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为350.51美元,较上日跌0.1美元,进口成本价为2539.4元,较上一日跌1.65元,结束四连涨,自两个月高位回落。

(4)2021年1月份的玉米供需报告

中国农业部门的玉米月度预测报告称,生猪价格持续偏弱运行,养殖盈利下降,抑制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加之高粱、大麦等替代品进口增加,2021/22年度玉米饲用消费增速放缓,本月将玉米饲用消费下调100万吨至1.86亿吨;受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影响,深加工企业利润下滑,加之成品库存提升,下游走货需求清淡,抑制深加工企业后期开工率,本月将玉米工业消费下调200万吨至8000万吨;其他预测数据与上月保持不变。

随着春节临近,基层农户售粮变现积极性提高,加之近期东北大部气温下降,利于玉米脱粒销售,市场上量增加,饲料和深加工企业陆续补库备货,预计春节前后售粮进度有望加快。

USDA供需报告中性,全球对应玉米结转库存下调250万吨;全球产量略有下调180万吨,其中南美玉米产量下调350万吨,巴西下调300,阿根廷下调50,美国上调140万吨,乌克兰上调200万吨;美国玉米需求略有调整,出口下调0.75亿蒲,酒精需求上调0.75亿蒲两者相抵。

(5)小麦替代,玉米库存消费,售粮进度等

近期随着国内玉米价格逐渐降温,小麦的不断上涨,11月以来国产小麦比价优势尽失,玉米与小麦价格恢复正常的价差,饲料企业开始逐渐减少小麦的用量,恢复玉米的采购,但国产玉米在能量原料中的占比回升进度缓慢。

最近各级储备粮轮换逢市场高位抢机轮出,小麦国储投放量和政策性储备叠加入市,行情进入回落调整阶段。最近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抛售力度很大。上周(1月17日至21日),中储粮网累计投放小麦88.91万吨,实际成交56.95万吨,成交率64%。21日河南、江苏、山东成交均价2870-2900。截止到1月22日,中央储备小麦累计投放接近162万吨。

1月19日政策小麦拍卖共计投放混合麦373728吨,成交量342040吨,成交率91.52%(上周100%),最高价2810元/吨,最低价2310元/吨,成交均价2611.26元/吨,周比下滑96.6元/吨。白小麦共计投放126698元/吨,全部成交,最高价2780元/吨,最低价2410元/吨,成交均价2682.04元/吨,周比下滑44.75元/吨。从成交率以及成交价格来看,伴随着节前备货进入尾声,市场购销开始转淡,小麦拍卖热情有所降温。陕西成交率只有36%,据了解主要是疫情影响出库率,导致大多无法参拍。

据Mysteel农产品调查数据显示,上周山东、陕西、甘肃地区部分企业产量有所增加,带动行业整体玉米淀粉开工率小幅上升。上周(1月13日-1月19日)全国玉米加工总量为61.01万吨,较前一周玉米加工量增加0.24万吨;周度全国玉米淀粉产量为32.89万吨,较前一周产量增加0.08万吨。开机率为64.37%,较前一周上调0.16%。

春节临近下游提货速度加快,各产区库存下降。截至1月19日,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86.9万吨,较前一周下降3.1万吨,降幅3.39%,月环比增幅2.82%;年同比增幅56.49%。

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12个地区,96家主要玉米深加工厂家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3周,截止1月19日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569.4万吨,较上一周增加2.67%。

同时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7个省份,59个地市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全国玉米主要产区售粮进度为51%,较上周增加5%,较去年同期偏慢14%。

广东港口方面内外贸玉米到货集中、供需较为宽松、成交趋于清淡等对市场价格形成制约,同时期货市场上涨、到货成本居高等继续提振市场心态,贸易商报价心态偏强。上周出货加快,结转库存46万吨,预计本周到货4.1万吨,结转库存40万吨左右。

(6)未来玉米价格走向何方?

2022年玉米市场将延续供应多元化格局,国产玉米、进口谷物、国产替代共同满足市场需求。生猪养殖亏损,猪周期进入尾声。同时,燃料乙醇发展受限,淀粉价格高企抑制需求,工业消费并不乐观。因此,预计2022年一季度玉米供应宽松,但需求转弱,有再次回落的风险。

不得不说现在玉米的行情复杂多变,影响的不仅是玉米质量,还有农民的心态。新季玉米收获以来,尤其是去年十一月份以来,港口成交活跃,但是贸易商期待中所谓的卖压一直没有形成,老百姓售粮进度慢如往年,值得大家思考。期货市场从去年九月下旬到11月中旬的上涨,更多的是供需出现错配引发的。尤其是主力换月以后,震荡运行。虽然国家临储不再继续,但是中储粮等国家收储玉米主体仍在市场活跃,而且近期中储粮动作频繁,加剧了玉米市场不安的情绪,更有一次性储备计划相关传闻。未来基层的售粮心态将是重要因素!

东北玉米市场率先迎来区域反弹,毒素问题随着新粮上市规模增加有所缓和,渠道的低库存导致任何小的偶发事情都会激起行情的波动,近期东北市场,被动建库增加,带动产区价格上涨,不过周末港口价格下跌。同时由于雨雪天气,华北地区到车辆大幅减少,使得山东深加工价格止跌反弹,快速上涨,部分深加工提价百元,锁定粮源,未来何去何从?

(7)行情预判

春节之后的玉米市场,目前市场上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年后玉米会有一个扎堆销售的过程,还会下跌;也有的认为春节之后,贸易商、玉米加工企业收购意愿会加强,再加上小麦与玉米价格倒挂,玉米仍将是饲料市场的主角,玉米价格将会有一个明显上涨的过程。

2021年12月上旬玉米主力已经完成移仓换月,玉米2205成为新的主力合约,随后大幅反弹上涨,15日达到2756元/吨,面对市场再起看涨的声音,小褚还是建议大家逢高做空,并制定一个简单计划,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回顾一下!元旦期间,面对现货的变化,小褚认为存在小幅反弹的可能性,但是还是建议大家逢高做空。

市场围绕2660--2760已经震荡两个多月,上周期货市场波动比较剧烈,上周最高涨至2765元/吨,随后快速下探至2733附近,略低于上周收盘价。可见多空双方争夺激烈程度,加上本周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建议大家谨慎参与!同时对于现货贸易商来说,现在是不是卖出套保的好时机呢,值得大家深思!


综上所述,对于玉米期货后市,小褚还是维持原观点不变,建议大家继续参考交易计划,不建议大家追涨,逢高做空比较好,快进快出,设好止损。不过临近春节,建议大家轻仓过节。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并建议大家关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和玉米期权。如果您还不了解,还不知道如何进行企业套期保值业务?赶快联系小编吧。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期货的风险和收益比较大,谨慎参与,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