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行情:惜售严重,涨不停,盘面回落,期货贴水持续,还能回落吗?

#媒体:下游企业快买不起玉米怎么办#

(一)玉米现货情况

上周玉米现货市场,继续呈现全面涨价的姿态,甚至个别企业无粮可收,出现缺粮危机。玉米涨不停,价格不停涨!国庆后的这轮上涨,超过很多人的预期。最为关键的是,往年大家想象中的抛压依旧没有到来,贸易商等待低位建立库存的想法,依旧没实现;市场看涨情绪浓厚,老百姓惜售严重,基层挺价心态趋强;下游企业节前补库需求开始释放。而且这波东北雨雪过后,依然没有上量;加上港口装船直取,南方需求比较强,使得价格坚挺,以及产区价格不断上涨,促使东北深加工企业不得不提价"抢粮,保量",不过涨速有所减缓。前几天山东地区,到车量增多,但随着价格的略微回落,上量迅速减少,深加工企业只得,再度纷纷上调玉米收购价格。北方雨雪天气再度来临,这次能否上量呢?未来基层售粮进度和进口玉米到港情况,都将是重要影响因素!

东北大哥依旧豪横,价格继续上涨,不过涨速放缓。今年东北地区收获晚,水分高,地趴粮销售较慢,吉林部分地区又鼓励上栈存储,贸易渠道库存较低,第一波传统卖压已悄然结束。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老百姓的惜售情绪更足,基层挺价;下游企业受订单需求支撑,加上节前补库,收购积极性提高,但是门前到车不足,使得企业不得不提价"抢粮保量"。贸易商对价格认可度不高,普遍无库存,只能被动随买随走;甚至骑虎难下,处于尴尬境地。港口报价不断提高,创下半年新高,甚至有贸易商报出2900的高价,让市场目瞪口呆!但是由于口罩事件对物流的影响,依旧限制产区玉米外销;同时今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形成价格倒挂,难以流通到关内。随着时间推移,东北大雪过后,逐渐上冻,能否迎来销售小高峰?部分贸易商随行销售干粮,趁机出货,到底谁能最后胜利?

我们知道今年华北玉米质量较好,性价比高,受到各方青睐;老百姓有一定惜售情绪,直接提振着玉米的价格。而且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只有半月左右,但养殖需求旺盛,为满足正常生产需求,上周末下游深加工企业继续提价,促收保量,使得15日到车辆达到七百多台;造成部分贸易商开始积极出货,价格也到达高点。然后山东地区开始小幅下调收购价格,但是一降价就没有车,周日到车辆不足200台;各企业纷纷再度提高收购价格,深加工企业"完败"。甚至个别饲料厂都已经突破三千大关,在东北产区和港口价格推动下,山东全面三千,已经成不争的事实。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豆粕的回落,养殖需求增速的减少,风险已经全面到来,不得不引发大家警觉!

(二)期货行情回顾:

上周美玉米连续开盘价657美分/蒲式耳,盘中最高677美分/蒲式耳,最低652.25美分/蒲式耳,收盘于669.25美分/蒲式耳,上涨1.79%。

国内期货市场,大连玉米2301合约,开盘价2885元/吨,盘中最高2891元/吨,最低价2800元/吨,收盘价2816元/吨,下跌65元/吨,跌幅为2.26%,创8月底来最大周度跌幅。符合上周预期

(三)中国玉米进口情况

影响玉米价格的一个很大的利空因素就是进口替代。从2020年开始,产需缺口有所扩大,玉米进口数量大幅增长;2021年由于生猪产能全面复苏,对进口玉米需求更是空前火爆,较2020年增长近2倍,提升了贸易商的采购积极性,累计进口总量为2835万吨。中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乌克兰等国,2021年美国玉米占到中国进口总量的近70%。

今年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运输产生一定影响,中断了乌克兰作为玉米主要来源国的供应,玉米的贸易格局被打断。2022年4月以来美国持续担当最大供应国,最近几个月更是几乎包揽了进口玉米的供应。

为减少对美玉米的依赖性,迫使中国努力扩大进口来源,从其他地方寻找玉米供应,比如和巴西签署协议,允许对中国出口玉米。

由于国内新粮上市及进口谷物到港成本居高不下,贸易商对进口粮源的采购力度有所减弱,使得进口玉米到货量明显下降。根据海关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玉米进口量为55万吨,比9月的153.4万吨大幅减少98万吨,环比骤降64%,比去年同期的130万吨减少37.8%。今年1-10月我国进口玉米1901万吨,同比减少27.5%;已连续三年突破进口配额(720万吨)。

按照之前消息,巴西已经可以开始出口玉米到中国,什么时候到达国内,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而且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2年11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预计达到663.9万吨,高于前周估计的602.4万吨。作为对比,10月份的出口量为624.4万吨;去年11月份为274.1万吨。其中会不会部分运输到中国?

(四)美国玉米出口销售和出口检验相关数据

我们知道美玉米的变动,对全球价格影响比较大,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玉米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最近几周,中国购买数量少,使得美国出口数据低迷,不过上周墨西哥需求旺盛,采购需求爆发,单周采购量达到92万吨,因此带动美玉米出口销售明显回暖,创下6个半月高位。

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10日当周,美国当前市场年度玉米出口销售净增116.97万吨,市场预估为净增70--140万吨。

当周,美国2022/2023年度玉米新销售130.59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为墨西哥购买。美国2023/2024市场年度玉米新销售依旧为0吨,市场预估为净增0-10万吨。  

当周,美国玉米出口装船为56.44万吨,墨西哥几乎占据一半。其中对中国(大陆地区)出口装船20.64万吨玉米,前一周装运数量为零。

美国2022/23年度(始于9月1日)迄今为止,对中国出口为156万吨玉米,高于去年同期的84万吨。不过美国对华玉米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350万吨,同比降低70.7%。

根据海关数据,中国正在减少对美玉米依赖,进口数量同比大幅下滑。正如小褚近几个月来,一直提及的"中美关系的变化,将对未来一段时间,美玉米对华的运输和销售产生一定影响,进口预计有所减少!",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已经有所体现!同时使得美玉米本年度出口销售进度成为五年最慢;而且近日的中美会晤,暂时没有新的农业采购公布。

中国装运节奏加快,带动美玉米出口检验回暖,使得其告别14个月低点, 检验数据升至6周高位。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最近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比一周前提高108.2%,但是仍比去年同期减少44.2%。

截至2022年11月10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484,001吨,此前市场预估为20-50万吨;上周232,510吨,去年同期为866,891吨。

  当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出口检验208,077吨玉米,前一周对中国出口检验仅为513吨玉米。(先公布出口检验数据,再公布出口销售数据,两者经常存在差异)

美玉米周度出口销售数据强劲抵消黑海谷物外运协议延期压力,隔夜CBOT玉米期货下探后收高。有关机构数据显示,11月18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为382美元,较上日下跌1美元,进口成本价为3080元,较上日涨11元,终结五连跌,自两个月低点反弹。

(五)未来玉米价格分析

国庆作为传统新玉米的集中上量时期,一般会迎来季节性下跌,但是今年没有出现,反而从十月份开始,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开启了这轮疯狂上涨之路。在新粮收割完成之后,基层售粮意愿比较弱,加上黑龙江的高开秤,奠定了今年玉米上涨的基础;前期物流限制,造成基层购销不旺,价格重心不断上移。十月下旬,部分直属库的高价收购,更是加强这波粮价上涨。随着吉林多地鼓励上"栈子",直属库全面高价收粮,接过黑龙江的大棒;生猪养殖需求的旺盛,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库存低,不得不被动提价保量;市场"抢粮大战"全面开启,加上物流的限制,价格的上涨,造成农民惜售情绪更加严重,形成一个"越涨价,粮越少"的格局。也再次体现出"东北大哥的豪横"!

综合看,这波上涨,农民惜售,物流限制,进口替代少,贸易商普遍未建立库存,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库存低,直属库和企业高价抢粮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过现正值农民包地种植事情,此时的价格上涨,如何影响明年的行情?虽然价格不断上涨,风险也在猛然增加,大家需要提防。

(六)玉米下游深加工相关情况

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12个地区,96 家主要玉米深加工厂家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46周,截止11月16日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11.3万吨,较上周增加5.7万吨,增幅2.77%。

玉米淀粉开工率及产量下降。河北、黑龙江等地受疫情影响,开工率下滑较为明显。当周(11月10日-11月16日)全国玉米加工总量为56.49万吨,较上周玉米用量减少4.16万吨;周度全国玉米淀粉产量为28.20万吨,较上周产量减少2.19万吨。开机率为55.2%,较上周下降4.29%。

全国主要126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含69 家淀粉、35 家酒精及22家氨基酸企业)共消费玉米108.8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0万吨;与去年同比减少4.2吨,同比减幅4.89%。

同时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18个省份,47家规模饲料厂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11月17日,饲料企业玉米平均库存34.84天,周环比下跌0.01天,跌幅0.02%,较去年同期上涨4.96%。不同地区间样本饲料企业库存走势不一,全国地区饲料企业库存水平不高,大多与前一周持平或小幅下降,也就是说大部分饲料企业还没进行春节前建库,多处于观望状态。

另外Mysteel玉米团队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全国售粮进度为22%,较上期增加4%;去年同期为14%,增加了8%。华北地区,较去年大幅增加,其中河南增加了11%,河北增加8%,山东6%。辽宁售粮进度加快,较上期增加8%,但是作为产粮大省黑龙江的售粮进度仍偏慢,售粮进度较去年同比下降3%。​

(七)行情分析

大家知道,作为看涨一族的小编,从7月底开始不断看涨玉米后市,虽然九月下旬短暂提示大家注意期货回落的风险,国庆节前的走势,也在意料之中。上周再次提出"期货存在回落风险",并在周三收盘后,认为"短期回调迹象明显,关注下方2800一线支撑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将震荡运行为主。"随后的行情走势验证!

由于上周末部分港口贸易商高价"抢粮",使得周一高开低走,随后回落;不过和不断涨价的玉米现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期货不但没有涨价,反而连续五日下跌,创八月底来最大周跌幅。

期货更是严重贴水现货,让很多投资者有点迷茫,不知所以,小编简单谈谈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1)预期的变化。技术上2900是强压力位,使得市场普遍不再看涨;加上玉米新粮上市速度加快,上量增加;进口到港预期增加,尤其是巴西玉米;使得看空情绪增加

(2)外盘农产品的变化。美玉米回落迹象明显,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油价格下跌,使得进口成本大幅下滑,远月进口玉米利润比较可观;虽然十月进口数量少,但随着对华装船数量的提高,进口数量增加

(3)玉米仓单的变化。前一周增加5600手后,上周继续增加;17日,更是增加6000手,创近期最大数值

(4)相关商品的带动性。上周豆粕价格大幅下跌近3%,油脂等农产品更是连续下跌,对其有一定影响;小麦价格连续回落

(5)国际局势的影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相关方已同意将协议有限期延长120天,全球粮食供应得到一定缓解;

(6)供需方面的变化。随着现货价格的不断上涨,需求端难以承受,被动刚需补库;随着生猪出栏速度的加快,养殖需求大降;同时国家努力保证粮食运输,物流将继续得到一定缓解;

以上是小褚总结的几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同时东北再度迎来雨雪天气,未来基层售粮进度将是重要因素;不过豪横的现货价格,对期货形成一定强支撑,尤其是近日再度上涨,刷新小高点。

(八)本周观点

综上所述,作为看涨一族的小编,对于玉米期货后市,小褚依旧比较看好,从中长期看,仍具有较强的反弹上涨迹象,甚至不排除有再创新高的可能性!

短期回落迹象依旧比较明显,虽然有跌破2800的概率,但是下方的支撑比较强,预计将震荡运行为主。

因此建议大家,关注下方支撑情况,波段操作,把握好趋势行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期货的风险和收益比较大,谨慎参与,对于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