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水培与节水灌溉设备中的地埋滴灌技术对玉米生长影响(二)?

节水灌溉设备
2018年,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兴试验基地(11615E.39°39n.31.3m)进行了 节水灌溉设备中的地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田间试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1.6℃,平均降水量为556mm。年内降水时间分布非常不均匀,70%18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月,而4、5、6月的降雨量较小。
节水灌溉设备中的地埋滴灌技术1.2实验设计和材料选用的玉米品种巡天1101为密集种植品种,适用于75000~82500株/ha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株型紧凑,株高约2.53m。 节水灌溉设备中的地埋滴灌技术本实验采用宽窄行种植(80cm×40cm),滴灌带布置在窄行中心。玉米种植株距22.5cm,种植密度77.58株/ha。滴灌带直径16mm,埋深30cm,铺设间距1.2m,滴头流量1.35L/h,滴头间距30cm。

节水灌溉设备
共埋设5条滴灌带。综合考虑土壤质地.土壤积温.玉米行距等因素,试验设置2个沟深度处理和1个中耕培土处理,0cm(H0).10cm(H10)和10-0cm(H10-0),其中H0处理为传统的非沟平地播种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9个社区,面积5.2m×17m,随机布置。播种前,先人工撒基肥,然后进行深20~25cm的旋耕,压实表面土壤犁人工开沟,形成沟深10cm的沟。最后用滚轮播种器将种子埋在沟底(H10)或平地(H0)以下5cm。
播种后,与原状土表相比,H0.H10和H10-0处理的种子的垂直间距分别为5cm.15cm和15cm。玉米播种后第二天进行幼苗灌溉。参照莫彦的研究成果,每次处理的幼苗灌溉量为50mm。每个生育期的时间节点和灌溉施肥情况见表1。整个生育期为124天。

节水灌溉设备
节水灌溉设备中的地埋滴灌技术生育期内每次灌溉量不超过35mm,5mm灌溉量为施肥灌溉需求。整个生育期的总灌溉量为102mm,纯氮。有效磷(P2O5)和有效钾(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40.0.67.5和94.5/(kg·ha),其中20%纯氮50%P2O5和30%K2O作为基肥,其余随水施肥。当作物根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70%~75%时,灌溉量按田间持水率的100%作为灌溉上限计算。
(参考资料:郭山强 ,莫彦 ,张彦群 ,龚时宏 ,王建东 ,吴忠东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北京 100048;2.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