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种子为啥贵?划到20元/斤,玉米才1.2元/斤,合理吗?
往年一袋玉米种40-50元就买了,今年去买玉米种,多数价格涨到了80-100元/袋,便宜的也有70元左右(每袋都是一亩地的量,下同),这是咋回事?
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近段时间大家讨论玉米种的事宜比较多,其中,关于种子价格问题比较让人头疼,来自不少地区的朋友都说,今年玉米种价格上涨,并且涨幅还不小。本来今年玉米价格就比较低,种子价格不降反涨,陷入了纠结。
据小帮手所了解,当前不少种植春玉米的农户,已开始购买玉米种(一部分农户已购买完毕)。年前购买种子也是常见的现象,相对年后来说,一方面价格会便宜一些,另外一方面,可选择性较多。

便宜的玉米种,每袋只需30-40元,贵一些的玉米种,每袋高达100元/袋,同样都是播种一亩地,种子成本就相差了2-3倍。
假设按照80元/袋的玉米种举例,一袋4斤,每斤价格就是20元。而如今每斤玉米价格只能卖1.20元,两者进行对比,差距较大。
对此,也有朋友说,要么把种子价格降下来,要么把玉米价格涨上去,缩小二者的差距,才能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单从数字上来看,20元和1.20元确实有明显的差距。不过,从实际育种和种植的角度来说,两者并不能这样进行直观的对比。

关于此,小帮手也询问了一些制种公司的人员,按照他们的说法,种子之所以贵,是由于地租的上涨、种植成本的增加,人工成本的增加等等,多方面因素加起来,导致了种子价格的上涨。
另外,越是近几年的新品种,价格相对会越贵,因为还要加上培育种子的费用,以及推广种子的宣传费用等。基本上针对该品种的多数花销,都会加到种子价格上面去。
话虽这样说,有些农户还是持有不同的观点,即便按照制种公司人员的说法,全部成本都加起来,每斤种子也难到10元。而卖到20元/斤,一斤种子利润这么大?显然是有“炒作”的嫌疑。
毕竟玉米种属于“刚需”,在我国种植面积大,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加1723.2万亩。这么高的播种需求,再加上部分地区“垄断”的存在,让玉米种子价格持续上涨。

至于今年玉米价格为何这么低?说白了就是市场上供大于求了,市场玉米供应多,而需求没有形成正比,让1.40-1.50元/斤的玉米价格,降到了1.15-1.20元/斤。
统计局也发布了2023年的玉米总产量,在播种面积增加的前提下,产量也有所上涨,达到了5776.8亿斤(约等于2.89亿吨),比上年增加232.8亿斤。
至于今年玉米的消费量,5月份的时候,农业农村部就给出了预测,大概为2.93亿吨。通过产量和消费量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相差不大,单靠今年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玉米还有很多存粮,并不是每年都用完。除此之外,还要接受进口玉米的冲击。农业农村部预测今年玉米进口量大概在1750万吨左右,看似不多。但是价格相对便宜,对于价格的影响也存在。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一斤玉米种20元,一斤玉米1.15元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朋友可能会问,相差这么大,合理吗?
其实,单从两者的性质上来说,无法进行对比。不能把种子价格当成果实价格,反过来也不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没有一个好种子,管理上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高产,如果买到假种子,可能辛苦了一季,到头来颗粒无收。
种子贵有它贵的道理,但是,也不能太离谱。如果说该农作物的种子价格一直都很贵,那对于农户们无话可说。可是,如果该农作物的种子价格,一直都不是很贵,只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大幅度上涨,这就让农户们不能接受。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不必说太多,变化性较大。而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等),短期内出现大幅度上涨,就不对了,引起种植户们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种植户的小帮手来说,在地租、化肥、农药、人工等都上涨的情况下,玉米种子就不要在上涨了,如何把玉米价格涨上去,才是农民朋友更关心的事。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