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玉米价格弱势运行 行情存回暖预期

本报讯(通讯员刘畅)近期,河南玉米价格弱势运行。根据主产区询价数据,截至8月14日,河南玉米地头价格每公斤约2.2元,较去年同期2.82元回落0.62元,同比下降28.18%。从月均价变化看,今年春节以来,河南玉米价格运行基本呈“M”型走势,分别在2月、5月走出了上涨行情,至8月又显颓势。

成本支撑玉米价格筑底。根据河南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对主产区农调户成本收益的调查数据分析,2023年河南农户种植玉米完全成本折合每公斤约1.99元,以当前玉米价格计算,农户仍有0.21元盈利。但是,当前粮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等中间渠道,考虑到玉米运输、储存及损耗等成本,前期收购玉米的中间商基本没有盈利,甚至已经进入亏损状态,加之养殖需求和深加工需求呈持续恢复态势,中间商惜售情绪将进一步增强,一定程度上支撑后市玉米价格。

下游消费需求逐渐恢复。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持续拉涨的态势,养殖利润回升带动养殖端补栏和二次育肥积极性提高,将对后市玉米饲用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饲料消费第一大省山东最新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6月,山东省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29.83%,同比增长5.08个百分点。同时,深加工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查数据,本周(8月8日至14日)全国玉米加工量为63.1万吨,较上周增加1.99万吨,周度全国玉米淀粉产量31.35万吨,较上周增加1.31万吨,周度开机率60.6%,较上周增加2.53个百分点。

当前玉米产情并不明朗。虽然今年玉米播种以来全国产区平均气候适宜度为适宜等级。但就河南来说,部分地区玉米播种时遭遇了较长时间干旱,在7月中旬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旱涝急转下,对玉米生长造成一定影响。豫南唐河、社旗及时组织农户对受灾严重地块改种补种;豫北有农户反映,虽未遭受涝渍灾害,但今年特殊的天气情况,或将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总体来看,当前正处在玉米生长关键期,最终产量形成取决于“一喷多促”效果、后期田间管理以及灌浆期天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