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郑州的老铁们逛吃后河芦


事情还要从一个上班的早晨说起。


我骑着单车从航海路往桐柏路上走,走到路中间的时候,发现有一颗大树被围了起来。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忍不住过去瞧了瞧,看到了高然耸立的大石碑,上面写着“后河芦村旧址”,想起来自己已经来到了这个昔日叫做后河芦,现在叫做“帝湖”的地方。


△后河芦村旧址


对于帝湖花园的记忆,还要追溯到小的时候。大概10岁左右,亲戚在帝湖花园住,我也就跟着在这里生活了一个暑假。那个时候最喜欢看窗外远处的帝湖湖面,夏季波光潋滟,还有人闲情垂钓,好一番淡然闲趣的生活。但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后河芦与帝湖花园,还有这这些联系。


△帝湖花园


01



后河芦村的二三往事

2014年,后河芦村拆迁改造,一处生养了几代人的村落,在时代进程中被挟裹、被改变,这样的事情,在我所生活的城市,时有耳闻。


“到现在路过看那颗树,还能想起来原来有多热闹(的景象),但是现在啥都没了,光秃秃的(树周围)。”带领我们的向导,原来就是后河芦村的,她这么跟我说的时候,也能从她的话里感受到原来后河芦村热闹的景象。


但是立在道路中心的古皂角树,却被保存了下来。相传,五百年前,这棵大树要比现在壮观的多,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大树失火,树干被烧的空空如也,此后这棵大树也就默默的沉睡了三百多年。



拆迁中,古老的树干被折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自从桐柏南路打通后,这棵千年古树依然挺拔,春天来了,也冒出了新的枝芽。



古树前竖立着一块儿石碑,石碑的正面镌刻着:


千年古树立大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腐朽灵魂被掏空,无与伦比在传承。

磐古圣地后河卢,眷恋始祖卢太公。



仔细看,还能发现1984年,有个孩子在树上留下的“痕迹”。现在,当年的孩子也进入了中年,而大树,还是当年的样子。


△小朋友们不要模仿哦


石碑上记录的“卢太公”,就是出自后河芦村。现在在帝湖里,还能看到为了纪念卢太公而建的雕塑。


△帝湖花园里很显眼的亭子里, 雕塑的主角就是卢太公


后来帝湖花园拿了后河芦村民的地,开发了房地产项目,却也不忘在小区里建立这些纪念卢太公的雕塑。


△卢太公逸事


后河芦人的生活


那个时候,郑州的城中村改造刚开始实施,许多方面都还没顾得过来,村民没了原来的地就不能种地了,就把自家院子重新翻盖,很快,村里街道两旁,矗立起造型各异,楼层高低不一的自建房。这就是那一批郑漂居住的出租房。


△有明显年代痕迹的便民市场, 是当时郑漂们采购生活用品的地方


这样的楼房,租金便宜,不少刚到城市落脚的外来客,蜂拥到这里。村民们也由靠种地养生,变为包租婆包租公,靠出租房赚钱养生。


当时不少郑州小伙,都想娶一个后河芦出身的姑娘,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生活悠闲又淡然。后河芦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改造而改变,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世界。


△现在在帝湖,依然能看到推车卖鸡毛掸子的村民


还记得帝湖刚建好的时候,还没有如意湖,很多情侣喜欢来这里散步。洋房式的楼和椭圆形的湖岸线,成为情侣的打卡圣地。



我们的记忆并不可靠,往往会出现偏差。但是,那些能代表记忆的东西,比如一棵树,或是一栋老房子,就能一瞬间把人拉近回忆的漩涡里。


对于许多后河芦人来说,这颗古皂角树,就是记忆的象征。


02


帝湖与后河芦


说起帝湖花园,世纪初的那一代郑漂应该都很熟悉,许多郑漂在郑州租的第一套房子,可能就在帝湖。2003年左右,帝湖花园项目开始销售,“回家是度假的开始”,很多人被这句广告语吸引,帝湖花园的销售成绩,在当时也让所有郑州人刮目相看。



走在桐柏路上,看到帝湖的楼,经常会看到“LTM”的英文字母,这些字母每处长约1米,宽40厘米左右,字体呈红色。新世纪初,这样独特的建筑风格,在郑州西区独树一帜,吸引了很多人。


△据说楼上的“LTM”是人名缩写,你们知道是谁吗


小编听当地的村民说,总面积达3110亩的帝湖花园,是在征用后河卢村民的土地上建起来的,虽然没有了原来的地,但是村里那颗千年古皂角树留了下来,还被保护了起来。


贯通桐柏南路至长江路南北的街道上,有餐馆、服装店、手机店、百货店、菜市场、小学校,马路市场占据了村里的主路,南来北往的车辆,滴滴按喇叭声,夹杂着嘈杂的叫卖声,透露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


即使现在,在帝湖周围随便走走,都能看到地摊卖鞋垫的大娘。不管环境如何变迁,帝湖的烟火气始终没有消失,这也是帝湖的魅力所在。


△地摊卖鞋垫的大娘


垂钓、兜风,属于帝湖的闲趣


现在的帝湖花园,还是很适合垂钓、兜风、散步。挨着金水河的帝湖花园,春天里多了几分明媚。走在路上,经常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踏青的。



还有坐在湖边安静捞鱼的孩子们:



还有悠闲遛弯的小狗:



帝湖里的生活,悠闲又淡然。


爸爸那一辈人,放松自己的方式就是去钓鱼。支个小凳子,坐在湖边,一坐就是一天。我问他钓鱼钓半天也不一定能钓上来,会是什么心情,他回到,“钓的不是鱼,是情趣。”



帝湖这边是可以钓鱼的,但是也能看到物业为了安全而贴的各种告示:钓鱼请去垂钓区、水深请勿游泳等字眼。


随处可见的

垂钓通知



春天的帝湖,湖边聚集了很多前来垂钓的人,温度逐渐上升,人们的心情也跟着高涨,独坐湖边垂钓的闲情逸致,即使只是在旁边观看,也能感受到的。



△垂钓的乐趣,可以来体验


当然属于帝湖的乐趣,不止钓鱼,随处走走,拍拍照片,也是很有感觉得。随后一拍就非常有年代感↓


△帝湖里某驾校旁边的小卖部, 随手拍出复古的feel


帝湖的早市与夜摊

说起帝湖的早市,去过的人肯定认识航海西路上的这个骑马的雕塑。


老是听人说,河南中西部第一辆劳斯莱斯幻影,经常出现在这尊雕像旁边。


△曾经帝湖售楼部门口的骑马雕塑是早市开始的地方,

现在已经是地铁站了


不知道早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老西郊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帝湖早市的。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从工人路一路往南走,走到航海路上,看到这个骑马的雕塑,就来到了帝湖的早市。早市从清晨,持续到午间。早市里,米面菜油鸡鸭鱼肉服装鞋子,啥都有。


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起来的、有序的帝湖百货广场。



帝湖的早市虽然已经没了,但是士兵骑马的雕塑仍屹立在航海路上。现在还能想象出,威严的士兵骑着骏马,下面是吆喝不断地早市,卖着各种杂货的景象。


有城市烟火气的地方,一定少不了夜摊。


帝湖夜市,曾经在郑州颇有名气。天一擦黑,一辆辆摆满了水煮毛豆花生、干炸莲夹酥肉丸子熟食的推车,从村子里的各个角落涌出,在帝湖西门口一字排开。


夜市老板们拉上不知从哪里扯来的电线,通上电,搭起帐篷,夜市摊儿就支起来了。夜市灯火通明,食客们有的是居住在帝湖花园的居民,有的是后河卢村里的租户,直到天亮,夜市摊儿还支着。


△移动美食并没有消失,当年的小推车变成了电动车


早市和夜摊的灵魂,其实就是居住在人们心里对美食的热爱与向往。虽然早已忘记关于早市和夜摊的细节,卖的什么,卖的什么价钱,但是关于味觉的记忆却历久弥新。


埋藏在记忆里的味觉体验,我在帝湖周边又找了回来。


03


随着后河芦村的搬迁和改造,许多美食不知道搬到了哪里,还是向导给我们推荐以后,才知道这些小吃原来一直都在周围,没有离开过后河芦。


逍遥镇穆彦春牛排胡辣汤总店



面对胡辣汤里三三两两的小片牛肉,无肉不欢的吃货们,是不是觉得还不够过瘾。这家牛排胡辣汤店,在帝湖也开了很久,是附近食客早餐的首选店。



胡辣汤的麻包裹着牛排的香,再配上满口留香的煎包,一口下去便是实实在在的满足。当然,会吃的行家的灵魂吃法就是煎包沾着胡辣汤一起吃。



这家胡辣汤店,一直在帝湖周围,用一碗牛排胡辣汤叫醒后河芦人沉睡的一天。四个煎包,半个肉合,一碗胡辣汤,早餐安排的带带劲劲。



地址:工人路商业街12号

人均:11


天丰大骨头卤面



卤面,应该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不论什么季节,一碗卤面,搭配豆角肉丝,再来一碗紫菜蛋花汤,安逸得不得了~开在帝湖周围的这家大骨头卤面,也是附近人的心头好。



小小一碗卤面,看似简单,但是吃进嘴里就能感受到它丰富的口感。现在上哪儿找这么实惠的卤面去!看看这么大块的肉肉,真的不想来一口吗~



向导带领小编来到这里的时候,跟我们说,附近的食客中午不知道吃什么的话,就会来这家店,来一盘卤面,十几块钱的价格,满满一盘的分量,肉还都是特别大块的,吃起来带带劲劲。



地址:航海路工人路向南工人路15号

人均:15


清真星月斋柘城垛子羊肉汤



说起属于郑州的烟火气,那羊肉汤店一定榜上有名。阴雨连绵的雨天、四下无人的夜晚街头,都和羊肉汤再搭配不过了。





走进店里就能闻见一股鲜香浓郁,但又不膻的羊汤味道,闻着闻着胃里的馋虫就出来了。鲜香嫩白的羊汤垫底,再加上香葱和香菜,膻香不腻,鲜美可口。



但其实这家店最出名的倒不是羊肉汤,而是柘城垛子羊肉和蒸羊肉。剁子羊肉的做法是把整羊煮烂了,去骨,然后挤压,码成一垛,吃时用刀削成薄片,夹在烧饼里,吃到嘴里香而不腻,会吃的行家在这里都是这么点的。


而羊肉汤店的魅力就在于,无论环境、季节如何更替,一碗羊汤冒出的热气,总是带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



地址:工人路航海西路交叉口向南220米路西

人均:35


大毛牛肉汤


“早上来碗牛肉汤,给个神仙都不当”,这话说的不假。走进这家牛肉汤店,就能看到熬制牛肉汤的大锅。



牛肉汤,牛肉汤,关键是汤。每天凌晨四点准时开熬

通宵达旦,才能呈现出如此的醇厚的汤头。吃的时候可以先直接品尝牛肉的鲜嫩,再把它一股脑丢进大海碗,浸泡在浓郁的牛肉汤,细嫩的肉质,富有弹性的口感,牛肉的香味停留在舌尖打转。



挑起一筷子豆皮和红薯粉,混着牛肉汤,带着油,冒着热气儿送入口中,在还带着凉意的春天里,喝一碗心里都跟着暖和起来。


地址:工人路汉江路交叉口向北20米路西

人均:20


当然还有随吃随点的香豆腐,香气四溢的瓦罐汤,推着小车卖的烤玉米烤红薯,每每在帝湖周围卡到这些小车推着的美食,就能感受到美食的治愈力。


△卢火纯青瓦罐、逗香斋香豆腐 据说老板都是后河芦出身的



后河芦的拆迁改造,和帝湖的建立,见证了郑州西区城中村的繁荣与衰落。


在这场变化中,后河芦的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大家不知道他们的去处,但是每每望向长江路那宽阔的街道,总是能想起后河芦村里那些灯火通明的日子。


那颗千年古皂角树,还屹立在桐柏路上,虽然并不繁茂,但在几根木头的支撑下,它依然抽出了新芽。


千年古树成为记忆中有关后河芦的日子,我坚信,只要它一直生长,那些围着古树长大的后河芦人,也会努力坚定的过着自己快乐的日子。



时代在发展,在变化,一切都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后河芦是这样,希望我们也是一样。



关于帝湖/后河芦

你还知道什么事儿?

留言和附近的老铁们唠唠嗑~



文 | 月野兔

摄影 | 陈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