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玉米品种混播,就像一男一女“结婚啦”
婚姻是现代人类进化而来的文明的产物。
原始人,是没有婚姻概念的。
这也是人类区别动物的典型特征之一(还有就是人类会思考等等)。
为什么要结婚?
因为彼此的需要。
也因为结婚的“利大于弊”。
万物同源——道理都是相同的(除非有些人根本“不打算讲道理”)。
玉米品种也是一样:
有“十全十美”的品种吗?没有。
每一个玉米品种都有缺点,缺点就是减产风险,缺点就是需要“克服”或“化解”或“缓解”,绝对不能任由缺点(如同人类的劣根性)的泛滥。或采取技术手段,或采取“2个品种混播”,或“混播+技术保障”,这是当前玉米抗减产而稳定高产的“最不坏”的办法——因为你没有更好的办法(更不存在最好的品种)。
华北的夏玉米,遭遇的减产风险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2016—2019年连续4年遭受高温热害,
2015年、2020年、2021年严重的锈病+茎腐病(请注意,玉米地里“枯黄一片”不仅仅是锈病,很多是“锈病+茎腐病”混合发生,特别是中后期玉米秸秆“瘫在地里”或玉米果穗“耷拉着”,都是几种茎腐病混合发生的结果)。
2022年又是严重的高温热害(而且可能是今后10年最轻的一年呢),同时,部分区域又爆发茎腐病。

还有,每一年因为“风灾”导致的玉米倒伏或倒折,或大或小,年年都有。


高温热害、茎腐病、锈病、风灾属于夏玉米的“四大害”,这是主要的,次要的还有褐斑病、瘤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等等,没有任何一个玉米品种“顶得住”。
因为,什么都抗的玉米品种是不存在的,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某一个玉米品种在某一个地方“侥幸没事”,不代表它2023年不减产。
正如我国顶级玉米专家赵久然老师所言:各种灾害,会导致玉米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

不信吗?
建议大家翻阅所有玉米品种审定公告中的【抗病鉴定】,看看“感病”和“高感病”占多少项。
另外,可以看看某些品种的【耐高温鉴定】——华中农业大学的鉴定也仅仅是针对36℃的耐性好。可是夏天37℃以上甚至40℃以上的高温,几乎是常态化的。而且,耐高温性状仅仅是1/4的优势而已,如果耐高温比较好,抗倒能力差也不行啊。

再就是,对任何一个玉米品种,你不用管什么观摩田,也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分不同时期在田间“拉扯玉米茎秆”,“回弹力”越好,抗倒越好——请注意:要在不同时期测试,因为,某个品种在不同时间段的抗倒能力差异很大。
正如韩俊强先生所言:真正的好品种,永远是稀缺的!——更不用说80%以上的普通品种了。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每一年都进行大量的玉米品种对比,2022年更是在同一块地同播期100多个品种,也仅仅“胜出了”4个品种而已,真正好的品种,概率4%。很多营销“很吹嘘”的品种在对比中“现出原形”。
以上仅仅是品种的选择问题。相对比较好的品种,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因为不存在没有缺点的品种(只是品种的缺点大小或缺点多少的问题)。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只有2个综合抗性都不错(而且抗性要不同)的品种,进行“红加粉混播”或者“红加白混播”,才是预防玉米减产的“最不坏的办法”——因为,没有最好的办法。
李潮海教授是研究玉米混播(或间作)最早的专家之一。中国作物学会最新刊载的文章显示:两个玉米品种混作增产13%—18%(因为群体杂交率29%—47%)。

自从2013年那场严重高温热害以来,包括@北方农村网@十星科技在内的很多农技人员和农业专家(比如玉米栽培方面的马兴林研究员、李少昆研究员、董树亭教授等)以及高科技素质的农民,都开始重视玉米的混播或间作了。如下如图,什么最爱搜某读者已经搞玉米混播八九年了。

9年来,@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进行了大量的玉米混播和间作研究和实践,心得如下:
1,混播>间作。因为,“分行播种”2个玉米品种(间作),不能解决玉米的倒伏问题——容易倒伏的玉米,间作也会倒伏。
2,两个玉米品种混播,可以明显提升抗病能力,抗倒能力,抵抗高温热害能力。
3,玉米“红加粉”混播,因为“根系不同”的【根系互补】作用,可以节肥节水,抗旱高产——省肥一半,少浇一水,照样高产(夏播玉米只用半袋包膜缓释尿素或普通尿素,就非常好了)。
4,两个品种的生育期不是问题。因为, 同一生态区的大多数品种审定的对照品种都是同一品种,看审定公告就知道了。
5,两个品种的株高不是问题。因为,株高相近可以1:1混播,株高有差异可以让矮秆的占比2/3或3/4,如此会形成“波浪式”W受光模式,更利于高产。
6,两个“赖品种”混播或间作,只会“更赖”,如同“坏人是不会变好的”道理一样。玉米混播应该杜绝“赖品种”入选。这就是很多“自作聪明”的农民或经销商失败的主要原因。
7,两个品种“一好一赖”,可以让“赖品种”变得不是太赖(因为“好品种”的增产潜力得以发挥)。
8,两个好品种“一好加一好”,可以让种植户每一年都强过地邻五分之一(因为,抗性互补,授粉互补,根系互补),而且“省肥一半”也增产显著。
#玉米混播更加安全高产##玉米红加粉混播抗灾省肥又高产##农业真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