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靠的是什么?

公元1492年11月,哥伦布踏上了美洲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但有成群的印第安人,还有着大片的玉米田,自此美洲土著种植的玉米正式进入了国际社会,在此后的数百年里成为全世界人民都喜闻乐见的一种粮食作物。

三十多年前,鲜食玉米作为小宗、高值、特色经济作物在中国逐渐发展。时至今日,全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创造出从不足1万亩到2000多万亩的强势扩增势头,也为农民带来了持续增收增效。而吉林鲜食玉米作为吉林省的“黄金名片”,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征服了大江南北诸多口味刁钻的食客。

那吉林鲜食玉米究竟有何特点,能征服诸多“挑剔”食客:

吉林鲜食玉米产自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这里沃野千里,黑土飘香,“雨不过七天”,籽粒在成熟期含糖量最高,在10-25%左右,是普通玉米的2-3倍,与水果蔬菜一样,甚至可以直接食用。这种玉米中的水溶性多糖很容易转化为淀粉,因此采用锁鲜技术,从采摘到餐桌,最快可6小时内完成,保持了玉米的鲜甜。

普通的玉米一般含有78%的支链淀粉和22%的直链淀粉,其中支链淀粉起到提升软糯度的效果,而糯玉米中的胚乳100%都是支链淀粉,可谓糯上加糯,保证一“糯”到家、千金一“糯”!原因就是因为吉林鲜食玉米的产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积温充足,生长出来的糯玉米更美味新鲜,保证了鲜食玉米的软糯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吉林鲜食玉米品牌逐渐壮大,从卖玉米原粮到深加工产品,为吉林省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近几年,吉林省不断推进吉林鲜食玉米区域品牌建设,以吉林省中部的25个县为重点,建设优质玉米生产核心功能区,对接精深加工需求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综合效益。黑土肥沃的黄金玉米带正在将产能变成“黄金”,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