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粮食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近年来,犍为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多点发力,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增收。


撂荒治理,让荒地焕新颜


走进犍为县玉津镇爱国村10组,约200亩撂荒地已被整理平整,一排排农作物长势喜人。



玉津镇爱国村于2021年利用中省扶持资金100万元进行土地集中整治提升,将农户土地入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治理和经营,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配套修建产业道路、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提升种植条件,再引进业主对土地进行经营,共整治土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撂荒耕地200余亩,撂荒地得到了有效治理。


近年来,犍为县积极探索撂荒地整治工作新路子,通过排查摸底、落实补贴、拓宽整治渠道等措施,对全县撂荒地进行全面治理。

今年,犍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弃耕撂荒整治工作的通知》《犍为县2022年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走访调研、入户座谈、现场踏勘等方式,了解耕地撂荒现状,建立准确撂荒台账,切实摸清撂荒底数,持续探索根治撂荒地的有效实施办法。


截至目前,犍为县农业农村局累计召开专题推进会10余次,入户宣传200余次,印发严格遵守保护耕地防止撂荒法律法规的通告300余份,整治撂荒耕地1740.5余亩。下一步,犍为县将继续在荒地整治上持续用力,推动保护基本农田、保证粮食安全与生态乡村、民生福祉相结合,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夏至时节,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季,同时也是病虫草害的多发期。在定文镇炮房村高标准农田,村民抢抓农时,忙着对水稻进行除草、施肥、防虫等管护工作,为今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我种植了6亩水稻,光种子就买了六、七斤,按照标准施肥,亩产估计能达到1000斤以上。”炮房村村民彭贤海说。


“炮房村一共有基本农田9875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了600多亩。农户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生产管护工作。村‘两委’将指导农户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秋粮丰收。”炮房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异能介绍,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的就是将小田改成大田,确保灌排畅通,便于机械化生产,使粮田变“良田”。

自2022年春耕备耕以来,犍为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专门组建农村工作帮扶队,下沉到镇、村、组,全程开展粮食生产的技术培训、试点示范、田间指导等。通过良种筛选、集中育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依靠科技提升土地综合产能,向土地多要粮食。


复合种植,促进增产增收


今年5月,犍为县农业农村局粮食生产帮扶队到孝姑、舞雩等镇,检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长势,针对不同苗情进行生产指导。



舞雩镇恒阳牧业三江农场作为犍为县为数不多的流转土地种植粮食的新型经营主体,针对农场利用秸秆养殖,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需求,帮扶队指导农场采取“糯玉米间种鲜食大豆”的种植模式,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糯玉米和两季鲜食大豆,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帮扶队员们耐心、细致地向农户提出解决方案,并科普种植技术。帮扶队还查看了水稻田间生长情况,提醒农户近期注意水稻稻瘟病、稻水象甲田间调查及防治,浅水勤灌,保持薄水层,促进水稻分蘖,弱苗可适当追施磷钾肥。



今年,乐山市下达犍为县粮食生产面积66.12万亩,产量28万吨任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5万亩任务。前期,犍为县有序开展粮食生产帮扶队下乡帮扶工作,邀请省、市专家团队,在孝姑镇沙湾村召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对“农村家庭能人”、种植户等开展示范培训;深入各镇指导水稻大田移栽,对水稻稻水象甲、二化螟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有效保障春耕生产。


据统计,犍为县今年已完成水稻种植面积33.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5.9万亩。


农技指导,田间管理“把脉开方”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田间管理水平, 近日,犍为县农业农村局在定文镇炮房村开展“百县千乡万户”科学用药现场培训。



在培训现场,培训人员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知识、水稻田间管护要点等进行了认真细致讲解,乡村植保员对农用机械进行了展示,并对低毒农药进行了现场兑药和田间施药示范。





现场参加培训人员纷纷表示,这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对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认知,大大开拓了视野,有力推进了科学用药理念进村入户。


自启动“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以来,犍为县紧紧围绕“四得”标准,立足打牢培养基础、健全培养机制、因需精准培养,实施“能人兴村”项目,育强、管好、用优农村家庭能人,建强实训基地,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下一步,犍为县农业农村局将立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研究制定耕地“非粮化”相关政策,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开展粮食农作物田间管护,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督促各镇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真正把“丰收在望”变“丰收到手”,确保粮食丰收丰产,颗粒归仓。


来源:微犍为

编辑:严俊铭

责编:徐波

值班编委: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