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凝聚磅礴力,关键时刻显身手,长春净月玉潭镇友好村的鲜糯玉米全卖完了

“记者同志,太好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的鲜糯玉米都卖出去了,感谢《彩练新闻·长春频道》!”9月4日上午,本报记者接到长春净月高新区玉潭镇友好村党总支书记马金荣的电话,不停地道谢。

事情回溯到8月30日。

“我们村子有大量应季鲜糯玉米急需销售,晚了就来不及了。” 说这话时,马金荣有些无奈。记者经详细了解后获悉,友好村3万多穗鲜糯玉米滞销,到9月5日所有玉米就会变“老”,不能按鲜玉米卖了,村里将承受巨大损失。

急,加急,销路在何方?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深入友好村,现场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并了解了实际情况,于第一时间在吉林日报新媒体《彩练新闻·长春频道》上推出专题报道,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伸出援手,助力友好村渡过难关。同时,净月区、玉潭镇政府也多方努力,联系销售渠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爱的电波”不断传来。

“我是企业,我要买200穗。”“我是老年秧歌队队长,我想买100穗。”“我是一名普通市民,想买20穗。”……报道发出后,记者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打电话团购、去现场采摘、企业采购,一时间求购鲜糯玉米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爱心向友好村汇聚,近万穗糯玉米被抢购。

9月4日,是抢摘鲜糯玉米的最后一天,友好村还剩2万多穗鲜糯玉米没有采摘。长春好人标兵、吉林弘孝堂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刚看到《彩练新闻·长春频道》的报道后,立即到友好村现场考察,并当即拍板全部收购。

“我知道鲜糯玉米到成熟期了,正是迫在眉睫的时候,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企业应该做的。”王志刚表示,收购的糯玉米从地里摘下来就会立即塑封装箱,将销往全国各地。这次考察之后,公司拟与友好村进行战略性合作,明年提前商定采购协议,确定玉米品种,采取订单式种植和回收的模式,保证玉米产销一体。

截止9月4日下午,这场为鲜糯玉米寻找销路的“爱心总动员”圆满收官。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秋月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