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清香,弥漫在景色如画的木兰县
远山层峦叠翠,路边鲜花盛开。鸡冠山脚下,这里景色如画、干净整洁,水草丰盈。没有工业污染的木兰县,正在绽放别样色彩。

木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哈尔滨辖区东北部,距离哈尔滨市区150公里,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木南靠松花江,北依小兴安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幅员面积3600平方公里,呈“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之势,全县辖6镇2乡1个开发区,86个行政村,人口28万,松花江流经全境75公里,大小河流22条,中小水库30座,森林覆盖率49.7%,是全国农业生态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国家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主食加工产业发展试点县。
这座小城,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木兰县,这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小城。这里有民风淳厚的美丽乡村,有宜居宜业的现代江城,有东北最大的山中寺院,有香磨山、蒙古山、白杨木、鸡冠山等特色各异的原生态旅游资源。

木兰县土地资源丰富,在3600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中耕地146万亩,占30%。80%水田靠天然水自流灌溉,水温适宜,水源质量好、无污染,水稻品质优、产量高、口感好。木兰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有:铁矿、煤炭、石黑,硅石、珍珠岩、黑耀岩、膨润土、泥炭、矿泉水、红柱石、莹石、各种花岗岩饰面石材、金、铜、铁、钼等,尤以花岗岩饰面石材最为丰富,花色品种达12种以上。
木兰县地处半区,森林面积2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7%,蓄积量1245万立方米。主要有松、柞、槐、椴、杨、榆、水曲柳等20余种树种。在这里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人参种植和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其品种主要有:人参、五味子、刺五加、黄柏、柴胡、龙胆草、穿地龙、北豆根、黄芹、党参、平贝等。其中刺五加和五味子贮量大,分布广。
可以说木兰县就是大自然的宠儿,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过当地却一直没有对矿产资源进行大范围开掘,反而投身到了农业发展之中。
小玉米做出大产业
木兰县如今最出名的产业是什么?一定是鲜食玉米。鲜食玉米如今已经成为木兰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木兰县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腹地,全年无霜期140-200天,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鲜食玉米的病虫害极低,而昼夜温差大又给鲜食玉米带来极高的糖分和营养积累。用来果腹的玉米,在科技加持下,一次次上演着由粮食向美食的转变。
在木兰县,昊伟农庄就是一家伴随鲜食玉米发展大潮成长起来的企业,这里的鲜食玉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黑糯玉米富含花青素,白糯玉米富含叶酸,黄糯玉米富含叶黄素等……吃起来比苹果更甜,水润多汁,就像水果一样,加上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优质的膳食纤维和微量矿物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如今,在昊伟农庄的带领下,木兰县建立了鲜食玉米示范基地,分布在周边五个乡镇,以流转贫困户土地或带地入股的模式,建立鲜食玉米合作社,与上百名农户进行合作,为贫困户增收,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用创新为玉米赋能,鲜食玉米作为木兰县“一县一品”重要支柱,成功的带动了农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清风拂过,撩起一片绿色的波浪,整个木兰县都飘散着玉米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