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羊毛“薅”出极限,这2款国产车卖一台亏一台,最终被迫停售了
老话说得好,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今年以来,在新能源市场上,却出现了不少厂家被消费者“褥羊毛”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疫情零部件供应的限制,导致不少新能源车型出现亏损,且迟迟无法交付,最终被迫停止接单,到底是哪些车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欧拉白猫/黑猫
目前状态:停售

不过早在去年,欧拉官方就表示:"未来的欧拉品牌主要聚焦在10万元﹣20万元的市场的产品,同时会向2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进攻。"除了欧拉芭蕾猫外,欧拉今年还将密集推出闪电猫、朋克猫等新车都会在,这几款车售价都将在10万﹣25万元的区间。
2.长安奔奔 E - Star
看着五菱宏光 MINI 卖得如此火爆,长安去年也出手了,推出了一款与宏光 MINI EV 售价相当的车型:长安奔奔 E - Star 国民版。
作为后来者,这款 E - Star 国民版车型可以说在产品力上全面压制着宏光 MINI EV 。

不过,前段时间官方宣称,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整车和零部件产能限制,导致该车型交付周期较长,因此现定于2022年月1日起,暂停奔奔 E - Star
全系车型的订单收取

据悉,长安奔奔 E - Star 盈利水平堪忧,还是靠售卖积分来维持。当然,停售还有一个原因,为其它车型让路。据悉,长安新能源全新 LUMIN 品牌电动车型“糯玉米”(指导价:4.89-6.39万元)已上市,目前包括产能、宣传等大多数资源,都往新车型上靠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