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杂记-三农两事儿(便宜得不敢想象)
每天争分夺秒的忙着呼吸空气,又是一个月没有写文章了,今天本打算到山上野吹玩的,结果路上遇到咱们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的小事儿,在这里分享一下!

山路边上的大芒果,一个最少有一斤了吧
事儿一
开车上山的路上,经过了一片芒果地儿,那芒果一个一个的挂着又大又红,平时我也吃芒果,这种红红圆圆的叫澳芒,有的地方叫苹果芒,特别甜。市场上要12-15元一市斤呢,所以就停车在路边拍拍照,毕竟发个圈圈什么的才能证明自己玩得很开心嘛!

每棵树都挂着几十个,有的还没成熟少量完全成熟了的
这时,遇到了芒果地儿的主人家,闲聊了几句,发了支烟也就熟悉了。按着多说好话、人见人爱的原则,咱也给主人家捧了几句好话,夸他家芒果儿丰收啦,收入高等等。

这果子看着真漂亮,这个叫澳芒也叫苹果芒,特别甜肉也厚的。平时在市场里面太贵了。
结果呢,马屁拍到了马腿儿上,引起主人家一堆的牢骚话儿就倒了出来!具体的就不多说了,不喜欢水字数,大概意思。

成熟的像红苹果中间那种带个芭的,别人都不要,这棵太多了,枝枝都压断了
主人家告诉我,今年芒果产量不是很高,他家种了40亩地,市场上芒果卖得很贵,那只是咱们客人或游客购买的价格。在他们这里来收购的商人最高的也就只给4.5/市斤,而且只要大的,无任何黑点黑斑的,小果不收和有点有斑的只给1.5元/市斤,中等果子给2.5元/市斤!歪丑的都不要。这么算下来他一亩地的果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儿,把成本扣除了,也就比打工强一小点儿吧!

这是主人家家里堆着没人要的大青芒,说是2块一公斤都没人要

大青芒,生吃芒堆着没人要,带着斑点或是长得不好看的,实际里面完好无损的,都是来收购后挑剩下的
聊到后面,本来我想引导他在抖音上开个直播,也许会有不少人来购买的,闲聊下来听说我在抖音上开了个小店,主人就硬拉着让我帮他卖,我就是闲着的时候才弄个小店儿也没怎么管,也没有人气。真难为着我了,但也不能拒绝呢。毕竟咱们都是小老百姓,能帮就得帮一把,农副产品,成熟的时候再低的价格也得卖,不卖就得烂在地里喂蚯蚓!

这是他们家种的小芒果,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吃
事儿二

在自己家里办的手工加工作坊,一大家老少都在帮着处理小玉米呢,处理以后还要用大蒸锅蒸熟,然后真空包装
这事儿,还是和事儿一有关系呢,主人家硬拉着我们去到他们村子里,咱们中国的农村老百姓就是这样的热情好客的。他家一表兄喜欢刷抖音,看到平台在扶持三农,发现平台上西双版纳的小糯玉米卖得很好,于是东拼西凑办了一个小糯玉米加工作坊,产量也不高每天能加工两吨左右。本想着美好生活就要开始了,结果发现这生产出来的玉米无法在平台销售,原因在于小作坊的产品平台是不认可的,必须取得办正规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而正规的办生产许可,那又得各种厂房设备规模等等,办不起哦。这下好了,生产的玉米全积压下来了,拿去市场上批发给商户,又是3-5元一公斤。成本都赚不回来!

主人家太热情,走的时候送给我一大口袋小糯玉米,让我带回去尝尝说是不值钱,被我拿去送人了还有这么多拿回家
本来也就是两个小事儿,只是我觉得吧,这小事儿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扶持三农,重视三农,要如何做?我就不在这儿发表意见了。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就只当一篇流水记事儿的文章,写在这儿吧!余下的留给广大友友们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