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根玉米,餐后血糖18,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有3个

医生都建议糖友们吃玉米当主食,说这样有利于控糖,可是有糖友反映,吃了一根玉米,餐后血糖18,这是怎么回事呢?

玉米作主食为什么有利于控糖呢?

对糖友们来说,选择食物,最主要考虑的指标是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能力,最常用的指标是叫升糖指数,简称Gi值,代表升高血糖速度的快慢,Gi值越高说明食物升高血糖的程度越快,越不利于控制血糖,糖友们尽量选择升血糖水平低的。医生们为什么建议吃玉米作主食呢?我们以米饭和普通玉米作为对比,我们来看看他们升糖指数。米饭血糖Gi值90%,高居所有主食血糖指数第一名,妥妥的冠军。而传统做粮食的普通玉米,血糖Gi值55%,两相比较,玉米升糖指明显比米饭低,几乎只有米饭的一半,吃玉米代替米饭作主食,肯定有利于糖友们控糖,这也是大夫们推荐糖友们吃玉米的原因。但为什么有糖友反映吃了一根玉米,餐后血糖就飙至18这么高呢?


原因有3个,一个是超量了,一个是玉米品种选错了,还有一个是玉米加工错了。

1、超量了。

首先玉米只能作主食,不能做蔬菜和零食。我们拿玉米和青菜来做个对比,100g玉米(指传统做粮食的普通玉米),碳水化合物22.8g,血糖Gi值55%。而100克上海青,碳水化合物3.2g,血糖Gi值15%,玉米对血糖的影响很明显比青菜高。如果玉米不是作为主食吃,是在正常吃完主食后再吃玉米,那相当于主食超量了,血糖肯定飚高了。

那如果吃一根玉米当主食,会不会超量呢?

想要知道答案,我们要了解一个食物交换的方法。我们以普通玉米为例,100g普通玉米含碳水化合物的量相当于80g米饭,换算指数为0.8,糖友的主食是需要根据血糖和体重来调节的,以白米饭为例,每餐一般不超过100g,那按0.8的系数相当于玉米125g。这125g玉米是指可以吃进肚子里的量,不包含玉米棒中间的芯。那么带芯称又是多少呃?这需要了解一个可食用部分概念,即指可以吃进肚子里的部分,玉米的可食用部分是66%,以125g玉米算,带芯重=125÷66%=180g,也就是带芯的称重为180g,这个180克的带芯玉米就相当于100克米饭。我们来看看市场上玉米的重量,一般来说,一根大的玉米带芯重约300g,中等大小大约220g,吃一根玉米当然超量了,半根左右就合适了。


2..品种选错了。

玉米有甜的、有糯的,有紫、白、黄的,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之间在血糖影响上区别。

普通玉米:碳水化合物22.8g,膳食纤维2.9g。

紫玉米:碳水化合物34.4g,膳食纤维4.9g。

糯玉米:碳水化合物33.4g,糖1.1g,膳食纤维3.5g。

甜玉米:碳水化合物17.8g,糖7g,膳食纤维4.8g。

水果玉米:碳水化合物17.5g,糖7.8g,膳食纤维4.0g。

从上面分析中,除了普通玉米以外,紫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水果玉米查询不到升糖指数。在众多玉米中,紫玉米和糯玉米含淀粉最高,100g含34g左右,而且以支链淀粉为主,也就是吃起来粘粘糯糯的感觉,升血糖水平肯定不低。水果玉米和甜玉米淀粉含量不高,但糖含量7~8g,并且主要是葡萄糖和蔗糖,升高血糖明显。

所以综合来说,升血糖水平以普通玉米最低,但可惜普通玉米口感不好,又干又硬,不被人们喜欢。如果吃玉米后血糖飚高的原因也可能是玉米品种选错了。


3、加工错了。

吃玉米注意整颗吃,整颗玉米称为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但一旦加工成玉米面、玉米汁,丢失了可贵的膳食纤维,而且食物糊化程度越高,升糖速度越快,对控糖不利。比如整颗玉米升糖指数55%,但磨成玉米面就升高到68%,料理机打成玉米汁则升高至76%。

大家可能以为玉米粒和玉米面不过是物质形态上的改变,性质还是一样的,但在体内代谢时对血糖的影响却是有很大的区别。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外表变了,心也就变了。”不可小看这个外表的变化。

总之:玉米对糖友们来说是有利于控糖的好食物,但只能作为主食,吃玉米代替部分主食或全部主食。另一方面,玉米品种繁多,从对血糖影响程度来看,普通玉米对血糖的影响小于其他玉米。然后,糖友们在吃玉米时还要注意一点是,要吃原生态的玉米粒,研磨越细对血糖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