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岭乡:“小花糯”迸发大能量 助农增收保就业
黄草岭乡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小花糯”玉米特色产业种植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产品就近就地加工模式,建设产业链加工中心,促农增收保就业。

八月盛夏,黄草岭乡500亩“小花糯”已经硕果累累,喜迎丰收。在兴旺村旁的玉米地里,一排排郁郁葱葱的“小花糯”玉米屹立在田间,迎着清晨的朝露。几位头戴遮阳帽,背着背篓的工人正精神抖擞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采收成熟的玉米,她们手脚忙个不停,丰收的喜悦之情让他们采收玉米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转眼间,框里已经装满了飘着清香的“小花糯”。



据了解,“小花糯”玉米营养价值高、种植周期短、生产产量高,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含量远高于普通玉米,具有热量低、粗纤维饱腹感强的特点,一年可种植三季,堪称粮食界的“劳模”。黄草岭乡位于元阳、绿春和金平三县的交汇处,有着“三县六乡”交汇之地的区位优势,且年平均气温在21℃至22℃之间,非常适宜“小花糯”的生长。目前全乡累计种植“小花糯”玉米900余亩,经深加工后可实现产值约2000万元。
黄草岭乡政府工作人员李微介绍:“我们乡党委书记带队到西双版纳进行调研考察,在对气候、水文和土壤等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估之后,引进了“小花糯”玉米这个产业,在这基础上又建设了农产品综合加工中心,对我们黄草岭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工人在加工车间处理小花糯
走进生产加工车间,一股清甜的香味扑鼻而来,几位工人正在处理早上新鲜采摘回来的“小花糯”,每包玉米个头小巧匀称,粒粒果实晶莹剔透、饱满圆润。
黄草岭乡党委政府积极引进集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仓储分拣冷链加工中心,采取“农户+合作社(党支部)+基地+公司”的模式,以租赁方式交由元阳县禾木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由当地农户流转土地给公司种植小花糯玉米,由公司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加工销售,在保证玉米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黄草岭农产品加工厂厂长李跃明说:“我们的“小花糯”玉米严格采用“一穴一株,一株一穗”的低密度种植方式,运用整地覆膜、全机械化、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能够实现“小花糯”种植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正反季种植品质优良,市场A货率达90%以上。”



小花糯生产过程
种植“小花糯”玉米,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还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据介绍,加工中心年加工小花糯玉米约6000吨,吸引就地就近务工人员1250余人次,长期就地务工5人,务工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黄草岭农产品加工厂厂长李跃明介绍说:“在雇佣工人这方面,我们采取就近就地的原则,优先选用流转土地给我们公司的农户来基地上班,特别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户。”

“我家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来种植玉米,以前我在外省打工,现在可以实现在家门口上班,每天有100多块的工资,家里的收入比之前高了不少,生活也越来越好。”黄草岭农产品加工厂务工人员李志英开心说道。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经流转带动周边村委会农户种植430余亩“小花糯”,吸引目标农户70户200余人加入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以“小花糯”玉米替代香蕉种植500余亩,预计每亩可增收7500元以上。除了“小花糯”加工处理外,目前加工中心正在建设一条魔芋加工流水线,预计年加工魔芋可达5000吨,可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问题,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解家发 钟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