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汉子化身电商“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

11月8日清晨,方斗山下的石柱县大歇镇双会村,晨雾还未散去。向学明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随着“双11”电商购物节启动以来,他每天最忙的工作就是统计订单,确保准时发货。
在这个过程中,每天三四百个电话,往往让他口干舌燥。一个电话就是几个或几十个订单,他不厌其烦,反复落实敲定,才能长长吐一口气。
网店生意蒸蒸日上,家乡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送往全国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物,都在他的努力下,迎来“蜕变”。这也是他当初放弃广东企业高管职位,回乡创业的初衷。
离家十多年后他放弃高薪返乡创业
向学明的家乡双会村,是大山里一个传统的农业小山村。当年离家外出,就是因家里条件困难,找钱不易,南下打工成唯一出路。
头脑灵活,勤奋刻苦,他在广东打拼多年。2001年开始,他从一名普工做到了一家台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月薪过万。
2003年,他回了一次家乡,发现家乡仍然贫穷。这之后十多年,再未回来过,但心中却一直开始盘算,想要自己创业,并且要回家乡去创业。

直至2015年9月,向学明携妻子返乡探亲。时隔十二年,他惊喜地发现家乡变化很大。重庆主城到石柱通了动车,村子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但深入其间,他又揪心地发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田园荒芜,杂草丛生,村里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家乡正在空心化。
这次回乡,善良的妻子也受到触动,这更加坚定了向学明回乡创业的决心。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帮助村民们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
2016年,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向学明举家返乡。理清千头万绪,一切从头再来。
返乡创业,第一个拦路虎就是:村子有什么,准备卖什么,通过什么方式销售?
一次“走人户”(走亲戚),解开向学明心中疑虑。主人拿出香喷喷的花生、脆生生的胡豆招待他,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土里种的,绿色纯天然,口味香脆。
“那么好的土特产变不了钱,着实可惜。”向学明豁然开朗,原生态、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是当下最热门的绿色食品,“我要做电商,突破传统销售半径,卖向全国。”
思路通了,说干就干。他挨家挨户去游说,去收购。没想到这种家乡人称为“小米花生”的产品,迅速成为爆品。以前村民背上街卖3元一斤,卖不完还要背回家。现在坐在家里,卖5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村里的人首次感觉电商是个好东西,也觉得这个回乡创业的男人,是个做事的人。

2017年初,向学明拿出15万元的积蓄,在政府和县商务委的帮助下,成立了大歇镇第一个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有了“根据地”,他开始组织全村农户开展产业发展沟通会,引导他们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黑花生、小米花生、糯玉米等,而电商服务站辅助收购,分装、销售。
“这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避免让他们承担市场风险。”向学明说。2018年,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电商带动户均增收4300元;2019年截至目前,和农户签订种植协议260户,其中贫困户93户,另外还有新的签订计划已列上了日程。
用电商拯救濒临倒闭的乡村工厂
“从2018年开始,我的四家店铺主要订单都来自拼多多。”向学明说,拼多多让广大地处大山里的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他在拼多多上的店铺每月销售额在30万到40万元,其中“渝人家乡味道”这个店铺销量最高。
但今年618期间,向学明的店吃了1.2万元的罚款。怎么回事?
向学明说,这不怪拼多多,“我们镇流水村的手工豆干太好吃,太好卖了。”今年618期间,流水村手工豆干首次上线拼多多,一时间供不应求,但后方的加工厂产能跟不上,下单了没收到货,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购物体验,罚款也全部赔付给了消费者。
拼多多对这一块管理非常严格,让向学明的店铺给消费者赔付后,也给了相应的经营指导。

有了这次教训,向学明准决定从后方发力,他了解到,因为疫情,当地一家生产能力较强的厂已经停产,而两家小加工厂产能不足,于是他将三家厂长叫到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将生产设备、员工、厂房都合并到一起。他向三位厂长担保,保证他们达到每年300万元的销售额。还找到一家担保公司为工厂提供担保。
如今这三家工厂正开动马力生产,足以应对“双11”到来的订单井喷。
新农人上央视直播为家乡代言
为老百姓增收的同时,向学明还带动了周边10余名农村青年做起了电商,成了大家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帮手”。
2017年,向学明入选国家农业部“益农信息社”百家案例之一。2019年,荣获“重庆市农村电商扶贫带头人”称号。
今年9月7日,为迎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拼多多共同开启“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庆丰收,为老乡拼一单”活动,拼多多新农人——向学明作为西南地区两位代言人之一,身穿土家族民族服装,上台“我的家乡我代言”。

近3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央视主持人张腾岳、蔡紫联合网络红人李雪琴、拼多多新农人,共同为全国消费者推荐全国全域农产品好货。在央视直播和拼多多对优质农产品“双保险”的推动下,当天共吸引400万网友围观,成交额达1.97亿元。
参加这个节目后,他看到电商直播风口到来,必须紧跟步伐。他聘请了村里一名年轻主播。每天坚持在拼多多平台上做直播,虽然才起步,但效果明显,直播带来的下单从最初的100单,上升到现在每天1000单。
“我想依托拼多多直播,将我们村搞成电商直播村,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向学明说,他目前在物色更多直播,将直播事业做大。

新闻纵深
科技扶贫背后的“助农密码”
拼多多成重庆兴农脱贫新农具
在石柱,像向学明这样的电商扶贫带头人已达100余个。石柱县商务委主任钱林介绍,全县建立了各级电商中心、站点和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注重电商人才培训的同时,开展多种电商扶贫利益联结模式。总体实现1.1万户贫困户“坐地增收”,直接销售贫困户农产品达4000万元。
拥抱新电商,助农扶贫,石柱是成功案例之一。要让田间地头的好货行销全国,大声吆喝和平台扶持必不可少。在众多与重庆合作的头部电商企业中,拼多多侧重市场消费需求领域,通过分布式AI的技术沉淀,与重庆在政企合作直播助农、新品牌计划、云农业、新制造等方面,紧密合作取得较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2月10日起,拼多多就在全国率先开启了“政企合作直播助农”,探索“市县长当主播,农户多卖货”的电商助农新模式。重庆是最早一批与拼多多合作“市县长直播”的区域之一。
2月22日,开州区区长蒋牧宸走进拼多多直播间,为开县春橙代言;5月23日,铜梁区区长姜国杰走进拼多多直播间,为铜梁泡椒凤爪、葛根粉、鹌鹑蛋面等特产代言。其间,綦江、忠县等地领导也纷纷走进拼多多直播间,为当地特产代言,吸引了数百万网友围观抢购。
今年5月10日,重庆市召开大力发展“三线”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消费推进大会,启动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会上,拼多多与多家电商和直播平台,共同发布“重庆市直播带货”行动宣言。拼多多表示,未来将与重庆市、区各级政府深化合作,发挥新电商平台消费者优势、技术优势及营销优势,为重庆直播电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拼多多”作为国内重要科技助农平台之一。以“云农业”“新制造”助力新消费,轻松触达农产区与消费者两端。
从全国范围来看,2月以来,市县长直播等助农活动,累计带动平台助农专区订单量突破4.9亿单,销售农(副)产品总计超过29.3亿斤,帮扶农户超百万户。拼多多真正做到了“用人工智能种农产品”“用大数据卖农产品”“用直播推销农特产”,开启用大数据智能化扶农、助农、富农的数字经济新领域。
“直播正在成为重庆打造线上新消费场景的重要工具,也逐渐成为重庆兴农脱贫的新农具,这与新电商拼多多天然契合。”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表示,市县长助农直播通过政府背书,强化了区域优势农产品的心智,能有效助农增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