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一)

昨天整理了一些家乡的特色美食,可能有一些在别的地方也能吃到,但是在我的印象里这些美食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1、钢丝面(玉米面条)

不知道别的地方叫什么名,但是我们这里叫钢丝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我也是搞不懂,从小就是这么叫的。

对于钢丝面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每到秋天或冬天人们就开始拿着自家的玉米(我们这里叫棒子)去加工钢丝面的地方进行加工,这个季节加工钢丝面的人都比较多,很多时候都要排队的。

前两天我就去加工了,可能这是第一次自己加工还挺激动的。

看着自己拿的棒子加工成面条还是挺开心的,这个颜色也是特别黄,加工面条的老板说我买的棒子比较好,所以颜色才这么漂亮。

这是我拿回家的样子,因为是第一次弄所以草率了,老板也告诉我回来要阴干着,拿回来的时候本来是想吃完饭以后再挂上的,但是等我吃完饭已经是半小时以后了,因为有地暖,所以面条有点粘在一起了,所以我又拿了几个杆子开始摘吧,在摘巴的这个过程中真的是气坏了,因为好难弄,又多,两个人估计摘巴了几个小时也弄完。

虽然在晾干的过程中也有好多麻烦,但还是晾干成功了,晾干以后估计够一年吃的了,因为我加工了40斤的棒子面。买棒子带加工费合算下来是2.85元每斤,我是以干棒子面算的,因为在加工过程中还要加水,回来我也法称了。

2、芝麻盐

记得小时候这个东西妈妈每年冬天都做,大部分是用瓜子仁、芝麻或者核桃仁之类的,炒了以后用擀面杖擀成细末,再加上盐就可以了,用来蘸馒头或者发面吃非常香。

前两天因为我有点脱发所以买了好多黑芝麻,所以就都做成黑芝麻盐了。这个东西有点费馒头。

3、老面包

这个老面包可能每个地方都有吧,记得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吃这种的,直到现在也有卖的。

4、蘑菇酱

我们这个地方的野生蘑菇比较多,什么黄蘑、红蘑之类的,再加上近些年养植蘑菇的也比较多,所以就有了蘑菇酱,蘑菇酱买到好吃的品牌还是比较下饭的,吃面条的时候放上点也不错。

5、卤水豆腐脑(有的地方也叫豆腐花)


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天家里就会做好多豆腐,新鲜豆腐吃不完就冻上吃冻豆腐,在户外冻的冻豆腐要比在冰箱里冻得好吃。在做豆腐的这个过程真的是能吃上好几种好吃的,一是豆浆、二是豆皮、三是豆沫、四是烧完豆浆以后锅底的那层叫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五就是豆腐脑了(卤水豆腐脑不需要过多的料汁,只用酱油加葱花就很香)、最后就是新鲜豆腐。每年家里一做豆腐就特别兴奋。

5、碗坨

说起碗坨这个可能是夏天卖得比较好的美食了,碗坨的料汁也是个重点。夏天的时候每次接孩子放学路边上都会有卖的,有时候就会买上了碗,这东西吃起来还是挺不错的。

5、满族八大碗

对于这套美食,为什么说套呢?因为是八碗菜,现在好像也没有特别的讲究了,不过在一些高档的饭店还是能见到的。记得小时候结婚的酒席上也是有的,都是论几个盘子几个碗。但现在结婚的酒席上却很少见了,真的怕这种套美食以后会失传。希望以后的人们也要记满族八大碗

6、绿豆凉粉

记忆中小时候妈妈一到夏天就会做,因为吃起来比较凉爽,再配上好吃的料汁很是美味,直到现在也是夏天比较热的时候会做上点,各大市场小摊上都有卖的。

7、荞面饸饹

对于荞面饸饹来说,荞面里加上榆树皮面会特别滑,吃起来很爽口。荞麦面有一种它特有的香味,这个卤子也是重点。

最后结语:可能还有好多没总结出来的,希望明天再总结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