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如何看叶片颜色科学管理玉米

玉米叶片是玉米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90%-95%的干物质都是通过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由光合作用制造的。叶在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中起着决定作用,叶片生长的好坏,颜色的深浅及叶片的大小直接影响玉米最后的籽粒产量。

1、叶片深绿色。玉米叶片颜色发黑,色泽油亮,叶片比正常情况下增厚,表明玉米体内及土壤中的氮素供应偏多,造成体内和土壤中氮素营养过盛。苗期的叶片如果是黑叶,则说明苗期就生长过旺;拔节期叶片如果是黑绿色,则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相对推迟,穗分化相对延迟,抽雄相对推 后;后期叶片黑绿色,则玉米很容易贪青晚熟,无论何时发生都会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管理上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右边叶片颜色深绿

(1)晚追肥、少施氮肥。苗期黑叶发亮,追肥时间可推迟到小喇叭日期一次追肥。追肥时少施氮肥,以磷、钾为主,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即可。

(2)多中耕控制生长。在苗期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可减少根系吸收氮肥量,同时可控制地上部的生长,根据苗情,适当中耕一至二次。

(3)喷矮壮素。为了防止中后期倒伏,可喷施矮壮素。

(4)晚浇水少浇水要以水调肥。在苗期,针对叶片黑绿色玉米要采取晚浇水、少浇水的办法来控制生长,以水调肥,以水来调节玉米的营养生长。

2、叶片颜色正常。叶片颜色发绿,有光泽而不发亮,叶片上挺,表明玉米生长健壮,根的吸收功能强,土壤中的各种养分供应比例比较合适,在进行穗分化时,雌雄穗分化进程正常,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能协调发展,玉米成熟期适中,产量较高。

在管理上一般无需特殊管理,在肥水的运用上,按照正常的管理措施进行,以免出现失调。拔节期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拔节后结合天气情况适时浇水即可。

3、叶片发黄,无光泽。玉米体内及土壤中缺乏氮素,或因病虫害为害造成使玉米叶片发黄无光泽,发暗,叶片变薄、变小,叶片发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引起生殖生长提前,过早抽穗,出现早衰,最后造成缺粒、秃顶,籽粒秕瘦,产量降低。现象这种情况,在管理上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施肥灌水。玉米叶片出现发黄现象,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地力差,肥力不足,则采取分期追肥管理,即追苗肥、小喇叭口肥、大喇叭口肥、穗肥、粒肥,施肥实行少量多次,以提高肥效。苗期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5公斤;小喇叭日期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大喇叭日期亩施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穗期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5公斤;粒期亩施磷酸二铵2公斤,硫酸钾3公斤。如果施肥后不下雨,在施肥3-5天后一定要浇水,以水调肥,以水促肥。穗期也可以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钾,来快速缓解黄叶症状。

(2)防病治虫。如果是因病虫害引起的,那就要根据造成黄叶的病、虫发生特点早施药,达到药到病(虫)除,不留后患。尤其是对红蜘蛛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3)即时浇水。如果是由于干旱引起,那就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灌水,防止因缺水造成植株瘦弱,若没有灌溉条件那就要适时中耕,多中耕勤中耕,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