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近期高温高湿,多地发生玉米顶腐病,这4点你一定要知道
当前大部分地区玉米处于喇叭口期。再加上近期雨水多,温度也比较高,高温高湿,玉米出现顶腐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群里猫友们问的病害问题经过技术老师查看发现很多也都是顶腐病。


顶腐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害,病菌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危害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玉米很可能会整株枯死,造成玉米减产。
今天,咱们就来具体说说顶腐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防治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1.顶腐病发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顶腐病主要由真菌、细菌两种病原菌引起,或者是真菌细菌混合感染。病原菌从植株的虫害伤口或者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使玉米产生病害。经常发生在玉米抽雄之前,10片叶或者以上时期。
玉米顶腐病通常有两种传播途径:
1. 蚜虫蓟马传播。
2. 随风雨传播,近段时间,高温和高湿天气来回交替,尤其是一些积水的地块,粘性土壤上的玉米植株更容易发生顶腐病。
该病害多发生在雨后或者田间灌溉后,低洼或者排水不畅,植株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使用氮肥过多,病虫害严重的地块。
2.顶腐病症状表现
因为顶腐病主要由真菌、细菌两种病原菌引起,所以它的发病症状也有好几种。
真菌引起的顶腐病有两种症状:1.使玉米新出来的叶片边缘发黄,叶片变薄,而且会出现像被刀割过一样很明显的缺刻,这种症状是出现的比较多的。2.有的玉米的芯会卷成牛尾巴状。


细菌引起的顶腐病主要症状是前期心叶边缘逐渐黄化褪绿,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或丛生苗;叶基部水浸状腐烂,病斑不规则,腐烂部有粘液。后期严重会出现玉米烂心,用手一拽,玉米芯就会脱落,闻起来还会有臭味。


3.顶腐病防治方法
1.顶腐病可以用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烯唑醇、噻菌铜、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进行防治,可以配合钙肥一同使用。
2.也可以用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或者氟环唑或者戊唑醇进行防治,同时要加上防治细菌的药剂,像春雷霉素,也可以加一些叶面肥,提高玉米的抗病性。
下面给大家提供两个比较好的小配方,供大家参考:
方案一:药搭配40克+30%甲霜·噁霉灵30毫升+33%春雷·喹啉铜50毫升+0.2%磷酸二氢钾+微多好1500倍;
方案二:药搭配40克+40%唑醚·戊唑醇20毫升+33%春雷·喹啉铜50毫升+钙镁硼1000倍+微多好1500倍;
如果出现细菌性顶腐病,最好及时把病株扔到外面埋起来,以免传染健康的植株。
4.注意事项
大家在判断是否是顶腐病病害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一定要注意分辨。
顶腐病发病初期,顶部叶片节间变短,新叶抽不出来,与蚜虫危害症状相似,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蚜虫虫害。但顶腐病的新叶会弯曲偏向一边,形成歪头,蚜虫危害则不会有这种现象。
另外,顶腐病症状还易与“玉米疯顶病”混淆,区别在于顶腐病病株的叶片边缘有明显的黄化症状,叶片变形、扭曲症状轻于“玉米疯顶病”。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近期高温高湿,易发生玉米顶腐病。
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另外,一定要分清病害才能对症下药
快!转发给身边的种植户,
让他们了解顶腐病!
(每天农资原创,感谢刘鹏旭老师提供的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开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