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玉米叶片发黄、干枯可能是红蜘蛛在作怪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具有较高的发生频率,在玉米叶蜡发生期,容易爆发,单株能够寄生几百到几千只不等,严重的能达上万只,会造成叶片发生枯死,空穗率明显提高,籽粒浅、薄,减产幅度较大。

一、发生规律

玉米红蜘蛛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几个阶段,此过程大约7天左右,并很快进入新一轮繁殖。玉米红蜘蛛一年会发生10-15代,以雌成螨爬入杂草根下的土缝处吐丝结网越冬,春季气温升高,越冬成螨开始活动、取食、繁殖,待5月玉米出苗后向玉米田转移,加速繁殖加形成虫源中心, 6月中下旬扩散蔓延, 7、8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严重为害。当气温在22-30℃,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比较干旱,气候条件越稳定,玉米红蜘蛛发生越重,而在高温,强降雨条件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为害症状

玉米红蜘蛛的成螨、若螨聚集在叶片背部吸取汁液,在叶背面和正面形成针尖大小的红点,随着螨虫不断移动为害,整个叶片会不断失绿、变黄、干枯,并在叶片表面覆盖絮状物、网状物,影响光合作用,最终严重影响产量 。

三、防治方法

1、秋收后要适时进行深耕灭茬,将正处于越冬的玉米叶螨翻到深层土壤;

2、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降,低将虫源;

3、选择抗螨品种,减少与蔬菜、豆类作物进行间作套种,从而减少种群数量;

4、种子采取包衣,预防前期螨虫;

5、适时进行药剂防治,一般是在玉米植株下部叶片形成黄白色斑点时立即进行防治,可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的背面,田间地头的杂草也要喷施,药液中最好加入适量尿素水、助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药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