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粮上市预期悲观,玉米后市有无上涨可能?

9月份,新玉米上市在即,陈玉米库存仍多。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带来较强看跌预期,部分库存偏高的企业停收,短期市场供应充足而需求不足,现货价格下跌趋势将持续。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预计,2024/2025年度玉米价格或呈先跌后涨走势。

当前玉米市场已形成一致性悲观预期,下游企业压低库存,贸易环节加快余粮销售,造成短期供给快速增加,价格大幅走低,但库存降至极低后,往往导致市场缺乏弹性,一旦新季玉米上市延迟,或物流不畅等导致供应下降,容易造成价格超跌反弹和大幅波动。

东北热量充足利于灌浆成熟

本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夏玉米处于吐丝和乳熟期;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大部春玉米进入乳熟期;四川、云南、广西、甘肃等地处于乳熟期,部分进入成熟期;新疆玉米大多进入乳熟、成熟期。东北地区大部热量较充足、光照正常,利于土壤散墒,对玉米灌浆成熟有利;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和黄淮以晴好天气为主,土壤墒情基本适宜,总体利于玉米灌浆乳熟;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多雨寡照,影响春玉米灌浆及成熟。

据对东北部分地区农户调研了解,各地反映今年单产有增有减,普遍关注早霜情况,早霜来得越晚,则玉米丰收概率越大。从当前气象条件看,今年东北低洼渍涝地区玉米将出现一定减产,未受灾地区预计增产明显,东北整体或仍呈增产态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计,2024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92亿吨,同比增加316万吨。

国内玉米期价创近4年最低

进入9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期货价格连续大幅下跌,11月合约最低跌至2177元/吨,为2020年9月份以来最低。截至9月11日收盘,玉米2411合约报收2209元/吨,当月累计下跌129元/吨,跌幅5.5%;2501合约报收2227元/吨,当月下跌80元/吨,跌幅3.5%。

预期2023/2024年度玉米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跌,累计跌幅在500元/吨以上,玉米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各环节均反映亏损,市场普遍看空后期玉米价格。8月份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在400美分/蒲式耳低位徘徊,美国玉米丰产预期较强,国际玉米价格也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国际饲用谷物价格处于低位,带来持续利空影响。

2023/2024年度国内玉米丰收,玉米及其替代谷物进口创历史同期最高,国内饲料粮供需基本面从供需缺口转为供给充足并出现结余,玉米市场供应充足,企业没有缺粮担忧。海关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2023/2024年度累计进口玉米及替代饲用谷物4332万吨,同比增加1640万吨,增幅61%,为历史同期最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计,2023/2024年度国内玉米供需结余量为2270万吨。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9月中旬,部分新季玉米已经上市,基本面缺乏利多因素支撑,下游加工和贸易企业收粮存粮积极性不足,后续供给持续增加给玉米期货价格带来下跌压力。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9月11日,北方港口玉米(容重700g/L,水分14.5%)平舱价2280~2300元/吨,周环比下跌30~50元/吨,月环比下跌20~40元/吨,同比下降500~600元/吨。广东港口二等玉米2360~2380元/吨,周环比下降40~80元/吨,月环比下跌40~60元/吨,同比下降500~600元/吨。按北方港口平舱价计算,船运费40~50元/吨,加上港杂费,推算至广东港口玉米到货成本2350~2360元/吨,南北即期发运倒挂20~40元/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6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133.4万吨,周环比下降11.6万吨,同比增加33万吨;周下海量39.3万吨,环比增加4.7万吨。

随着期货价格大幅下跌,市场悲观预期加重,南北港口玉米现货价格明显回落。当前,进口高粱、大麦等替代品供应较为充足,供需维持宽松局面,南方销区企业采购积极性本就不足,前期主要是被动跟随提价,本周期货价格下跌后,现货价格随之走低,跌幅大于北方地区。南北港口玉米价差缩小,即期发运转为倒挂。后期进口谷物数量下降,而且辽宁新产玉米大量上市时间可能延迟,有利于限制价格跌幅。

9月11日,广东港口玉米库存36.5万吨,周环比下降0.9万吨。其中,内贸库存30.4万吨,外贸库存6.1万吨。9月6日,广东港口进口高粱、大麦库存共计132.6万吨,周环比增加2万吨,同比增加28.6万吨。其中,进口高粱70.1万吨,进口大麦62.5万吨,均较上周增加1万吨。

后市可能呈现先跌后涨走势

9月11日,黑龙江西部地区深加工企业折标准水分玉米收购价2200~2240元/吨,吉林2200~2240元/吨,辽宁2250~2270元/吨,周环比下跌20~40元/吨,月环比下跌30~50元/吨。山东潍坊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挂牌收购价2330~2350元/吨、滨州2360~2380元/吨,河北石家庄2270~2290元/吨、邢台2290~2310元/吨,河南鹤壁2260~2280元/吨、周口2300~2320元/吨,大部地区周环比下跌20~40元/吨,月环比上涨10~30元/吨。

当前市场余粮能够满足加工需求,期货价格大幅走低加剧了市场看跌预期,加工企业主动降低库存。华北部分玉米已经上市,辽宁部分遭受渍涝灾害的玉米提前收获,新陈顺价接轨,收购价格同比大幅降低,且新粮水分偏高、难以储存,当前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低,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下跌压力增大。2023年新疆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市场结余量较多,通过出疆供应西南和西北市场,新疆昌吉州新季玉米已经上市,当地加工企业收购价降至1650元/吨,比开秤价下跌80元/吨,同比下降700元/吨左右。

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2024/2025年度玉米及其替代谷物进口预期减少,需求将有所增加,供需基本面或将朝偏紧方向发展,全年度看,玉米价格可能呈现先跌后涨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