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最新审定16个普通玉米品种

1、苏玉42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1

品种名称:苏玉42

申 请 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Y079×F246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总叶片数20~21片,成株叶色绿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19.7天,比对照苏玉29短3.1天。株高252.5厘米,穗位高92.5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1.2厘米,每穗16.9行,每行33.1粒;千粒重337.7克,出籽率87.5%;空秆率0.3%,倒伏倒折率0.4%。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腐霉茎腐病,感纹枯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74克/升,粗蛋白11.45%,粗脂肪3.33%,粗淀粉71.25%,赖氨酸0.30%。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南春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92.4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2.6%。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7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1.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200株左右。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2、大华1713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2

品种名称:大华1713

申 请 者: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1332×D6453,参试名称“DJ1713”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形,叶鞘紫色,叶色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21.9天,比对照苏玉29短1.0天。株高242.1厘米,穗位高107.2厘米;穗长16.4厘米,穗粗5.4厘米,秃尖长0.6厘米,每穗17.9行,每行33.3粒;千粒重324.2克,出籽率87.3%;空秆率0.6%,倒折倒伏率0.5%。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腐霉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20克/升,粗蛋白10.50%,粗脂肪3.36%,粗淀粉73.36%,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南春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72.9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9.3%。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5.3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9.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3、苏科玉022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3

品种名称:苏科玉022

申 请 者: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JS131089×JS161022,参试名称“金玉022”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到匙形,叶鞘紫色,叶色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红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20.2天,比对照苏玉29短2.6天。株高271.4厘米,穗位高105.6厘米;穗长17.3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5厘米,每穗16.5行,每行34.4粒;千粒重325.2克,出籽率86.9%;空秆率0.9%,倒伏倒折率5.6%。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腐霉茎腐病、纹枯病,感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56克/升,粗蛋白10.55%,粗脂肪3.75%,粗淀粉71.20%,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南春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67.4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8.4%。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6.9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4、苏科玉024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4

品种名称:苏科玉024

申 请 者: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JS131089×JS161024,参试名称“金玉024”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形,叶鞘紫色,叶色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绿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20.1天,比对照苏玉29短2.7天。株高262.5厘米,穗位高103.1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8厘米,每穗16.2行,每行35.0粒;千粒重321.9克,出籽率86.4%;空秆率0.7%,倒伏倒折率1.5%。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感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24克/升,粗蛋白10.01%,粗脂肪3.62%,粗淀粉73.43%,赖氨酸0.29%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淮南普通玉米春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79.5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0.4%。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6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南方锈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5、苏科玉1706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5

品种名称:苏科玉1706

申 请 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JS161131×JS141730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到匙形,叶鞘紫色,叶色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绿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18.3天,比对照苏玉29短4.5天。株高265.9厘米,穗位高100.6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6厘米,每穗17.1行,每行35.2粒;千粒重312.2克,出籽率88.9%;空秆率0.7%,倒伏倒折率3.7%。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感腐霉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41克/升,粗蛋白10.47%,粗脂肪4.73%,粗淀粉73.88%,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南春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83.1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1.0%。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5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6、 润扬玉702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6

品种名称:润扬玉702

申 请 者: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太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260C×T51A,参试名称“润扬702”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第一叶椭圆形,叶色中绿,叶缘绿色,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成株叶色中绿;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淡黄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21.1天,比对照苏玉29短1.4天。株高260.4厘米,穗位高107.9厘米;穗长17.7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1.1厘米,每穗16.2行,每行33.4粒;千粒重353.6克,出籽率84.3%;空秆率0.8%,倒伏倒折率11.3%。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瘤黑粉病,感腐霉茎腐病、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63克/升,粗蛋白9.47%,粗脂肪3.80%,粗淀粉75.51%,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南春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68.9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4.9%。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8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15.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500株左右。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公斤左右,其中基苗肥60%,穗粒肥4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南方锈病、茎基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7、长玉66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7

品种名称:长玉66

申 请 者:南通市长江种子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南通市长江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204×T114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成株叶色深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22.4天,比对照苏玉29短2.1天。株高235.8厘米,穗位高91.5厘米;穗长17.3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0厘米,每穗15.4行,每行34.6粒;千粒重319.5克,出籽率86.4%;空秆率1.2%,倒折倒伏率0.5%。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腐霉茎腐病、纹枯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34克/升,粗蛋白10.32%,粗脂肪3.19%,粗淀粉73.12%,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淮南春玉米省农科院科企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40.6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3.7%。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8.1公斤,比对照苏玉29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4月初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南方锈病、玉米螟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

8、大华1898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8

品种名称:大华1898

申 请 者: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1366×D1356,参试名称“DJ1898”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形,叶鞘紫色,叶色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3.5天,与对照郑单958相当。株高258.6厘米,穗位高108.3厘米,穗长19.0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0.5厘米。每穗14.7行,每行36.3粒;千粒重358.4克,出籽率84.6%;空秆率0.3%,倒折倒伏率4.7%。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感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46克/升,粗蛋白8.31%,粗脂肪3.46%,粗淀粉74.94%,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北夏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83.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0.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9、华太801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09

品种名称:华太801

申 请 者:山东太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太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67×T539,参试名称“HT801”

特征特性:中早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圆形,叶鞘黄色,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黄色,花丝黄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2.3天,比对照郑单958短1.0天。株高238.7厘米,穗位高100.4厘米;穗长18.5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1.2厘米,每穗16.1行,每行36.2粒;千粒重321.6克,出籽率85.2%;空秆率0.1%,倒折倒伏率1.2%。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瘤黑粉病,感腐霉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52克/升,粗蛋白9.20%,粗脂肪3.31%,粗淀粉74.88%,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北夏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3.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8.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锈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0、淮玉7967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0

品种名称:淮玉7967

申 请 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T7958×F2467,参试名称“淮7967”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总叶片数19~20片,成株叶色绿色;花药淡红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2.8天,比对照郑单958短0.5天。株高241.6厘米,穗位高97.7厘米;穗长17.2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0.5厘米,每穗14.8行,每行32.5粒;千粒重369.0克,出籽率84.0%;空秆率0.2%,倒伏倒折率1.9%。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感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20克/升,粗蛋白9.45%,粗脂肪3.24%,粗淀粉74.64%,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北夏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65.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7%。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6.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20日左右。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200株左右。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1、江玉1666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1

品种名称:江玉1666

申 请 者: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681×W5-1,参试名称“LY1666”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形,穗型中大,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3.6天,比对照郑单958短0.4天。株高261.0厘米,穗位高99.1厘米;穗长17.9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1厘米,每穗17.7行,每行33.0粒;千粒重318.6克,出籽率85.3%;空秆率1.1%,倒伏倒折率3.4%。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瘤黑粉病,感腐霉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68克/升,粗蛋白9.56%,粗脂肪3.17%,粗淀粉77.27%,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北夏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4.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0%。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30%~40%,穗肥50%~60%,粒肥1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2、迁玉3050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2

品种名称:迁玉3050

申 请 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育 种 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品种来源:SY-1192×JF-6,参试名称“天玉3050”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较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成株叶色绿色;花药黄色,颖片淡黄色,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3.7天,与对照郑单958相当。株高255.7厘米,穗位高94.8厘米;穗长17.7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长1.5厘米;每穗15.0行,每行33.1粒;千粒重363.2克,出籽率84.8%;空秆率0.7%,倒伏倒折率1.2%。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腐霉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60克/升,粗蛋白8.84%,粗脂肪3.03%,粗淀粉77.26%,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北夏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6.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5%。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夏播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500株左右。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南方锈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3、华太736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3

品种名称:华太736

申 请 者:山东太丰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山东太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67×T436,参试名称“HT736”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第一叶顶端形状为椭圆形,叶鞘黄色,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黄色,花丝黄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4.2天,比对照郑单958长0.3天。株高257.4厘米,穗位高104.3厘米;穗长17.8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0.9厘米,每穗17.0行,每行33.2粒;千粒重347.8克,出籽率84.9%;空秆率0.8%,倒折倒伏率1.7%。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腐霉茎腐病、南方锈病,感纹枯病、瘤黑粉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78克/升,粗蛋白10.48%,粗脂肪3.75%,粗淀粉74.88%,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淮北夏播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1.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4、江玉668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4

品种名称:江玉668

申 请 者: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

育 种 者: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41×S红11,参试名称“LY1825”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总叶片数19片左右;花药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形,穗型中大,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3.7天,比对照郑单958长0.5天。株高233.0厘米,穗位高96.1厘米;穗长19.5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1.7厘米,每穗15.9行,每行35.6粒;千粒重336.1克,出籽率86.4%;空秆率0.6%,倒伏倒折率1.3%。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感腐霉茎腐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57克/升,粗蛋白8.92%,粗脂肪3.48%,粗淀粉76.82%,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大华)普通玉米新品种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3.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9%。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4500株。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30%~40%,穗肥50%~60%,粒肥1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4、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南方锈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5、迁玉180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5

品种名称:迁玉180

申 请 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育 种 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品种来源:SY-18×SY-009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成株叶片绿色;花药黄色,颖片浅黄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形,穗轴浅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5.1天,比对照郑单958长1.9天。株高239.2厘米,穗位高100.2厘米;穗长20.1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8厘米,每穗14.8行,每行36.0粒;千粒重367.1克,出籽率84.4%;空秆率1.5%,倒伏倒折率3.1%。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腐霉茎腐病,感纹枯病、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54克/升,粗蛋白9.87%,粗脂肪4.28%,粗淀粉72.36%,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大华)普通玉米新品种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36.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2%。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3、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5公斤左右,其中基苗肥50%,穗粒肥5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4、病虫害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纹枯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粗缩病、玉米螟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6、神农美玉16

审定编号:苏审玉20220016

品种名称:神农美玉16

申 请 者: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 种 者: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14861M×J9692F

特征特性:中熟普通玉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成株叶片绿色;花药黄色,颖壳淡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103.2天,与对照郑单958相当。株高242.9厘米,穗位高100.2厘米;穗长18.3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1.2厘米,每穗16.6行,每行34.9粒;千粒重302.4克,出籽率85.9%;空秆率0.9%,倒伏倒折率2.4%。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腐霉茎腐病、纹枯病,中抗小斑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51克/升,粗蛋白8.53%,粗脂肪3.39%,粗淀粉77.12%,赖氨酸0.25%。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普通玉米大华种业科企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8.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3%。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2.0~2.5公斤左右。 2、合理密植。纯作、套作均可,密度每亩4500株左右。 3、科学施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亩施纯氮20~25公斤,其中基苗肥60%,穗肥40%,肥力差的田块可适当施粒肥。4、精选地,避开靠近稻田的地势低洼地种植,中后期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5、病虫害防治。播前种子药剂处理,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做好南方锈病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