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优质玉米……超1000项科技成果亮相成都,未来将投入应用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

10月27日,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成都开幕。此次大会以“农业强国 科技驱动”为主题,采用“1+1+13”大会模式,即1场高级别全体会议,1场展会,13个专场活动。聚焦粮食安全与农机装备、乡村振兴与农业产业、绿色农业与食品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等领域,围绕科技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先进经验与模式等研讨交流、分享经验、共谋思路。

会议现场

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大会评选出100项重大科技成果和1000项优秀科技成果进行发布和展示。其中超强筋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44”,2022年实打亩产达808.6公斤,再次刷新我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绿色高产优质新品种玉米“中玉303”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高密组统一区域试验(5000株/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中畜长白半番鸭”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年出栏量超过2000万只,在国内肥肝市场的占比迅速提高到40%左右,打破了半番鸭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这次大会举办地在成都,我相信这些科技成果绝大部分都会适应成都的自然条件和产业环境。”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局长赵玉林说,提高粮食产量,种业发展很重要,但种子依托土壤条件生长,土地资源的利用还有潜力挖掘。

此外,此次大会邀请多位知名院士、专家、企业家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与成果转化、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主题交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