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淀粉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全景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摘要:2022年中国玉米淀粉产量降至3781万吨,与此同时,由于前期物流交通受阻,下游各行业消费疲软,加之淀粉糖行业需求量释放不足,使得2022年中国玉米淀粉需求有所下滑,2022年中国玉米淀粉需求量降至2756万吨。



一、定义及分类


玉米淀粉又称玉蜀黍淀粉,由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玉米淀粉有气味纯正,蛋白含量低,斑点少,无铅砷等重金属,细度高,水分控制稳定等诸多特点。玉米淀粉是食品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玉米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常用于增稠、凝胶化、稳定和改善食品质地的作用,而在工业中,它被用作制备多种化学产品和材料的原材料。根据应用领域不同,玉米淀粉可以分为食用淀粉、工业淀粉等类型。


二、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模式,除根据物料的采购周期订立安全库存外,主要按生产计划、订单需求进行原材料采购,有效减少了原材料在库存放时间。玉米淀粉生产企业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玉米,原材料供应商选择范围较广,不存在单个供应商具有绝对垄断优势的情形,供应渠道稳定。


2、生产模式


玉米淀粉生产企业要采取“以产定销”的生产模式,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品管部和生产部质量科负责控制产品质量,安环部和各车间分管干部控制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玉米淀粉产品下游市场消化能力较强,玉米淀粉生产企业与主要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除必要的定期设备检修外,正常情况下玉米淀粉生产企业稳定保持满负荷生产。


3、销售模式


玉米淀粉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以向终端客户销售为主、向贸易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玉米淀粉生产企业与国内外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市场主要通过销售人员同客户现场交流、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开发和维护,同时通过参加专业展会、不同媒介的宣传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开发新客户。国际市场则主要通过网站及海外展会的参展进行推广与拓展。


三、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自律组织


目前,国家发改委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拟订行业规划、政策指导、项目审批等管理工作,对玉米淀粉行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国务院下设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具体负责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海关总署负责商品进出口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


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是淀粉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职能是调查研究,开展行业普查,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国内外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研制淀粉及淀粉深加工产品机械设备等。


3、行业主要政策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玉米淀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2023年8月,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淀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努力实现方案目标,推动淀粉工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


四、发展历程


中国玉米淀粉行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传统食品加工到工业应用,再到国际市场的拓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玉米淀粉行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向高端、精细化、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在产品方面,不仅仅是食品加工,还涉及到医药、化工、纺织等多个领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中国的玉米淀粉企业也在生产工艺、环保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产能和市场竞争力。


五、行业壁垒


1、规模化、产业化能力壁垒


玉米淀粉属于玉米深加工行业,玉米深加工行业产业链较长,行业内企业需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才能形成集产、研、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化能力。玉米深加工行业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生产技术决定了产品转化率和成品质量,核心技术的形成依赖于长期经验积累和工艺的持续改进。玉米深加工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深加工产品产业化体系,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行业产能集中度日趋提高,集团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是未来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小企业、单一产品企业生存空间将更趋萎缩。因此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能力,构成了较高的产业化能力壁垒。


2、资金壁垒


玉米深加工产品生产过程较为复杂,行业初始投资规模较大,需要一定的储备资金进行玉米采购以满足生产需求,还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取得生产建设用地、建设厂房、购置各类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因此,新进入者需要拥有充足的资金形成规模化经营才能与规模化企业竞争,行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3、环保壁垒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环保政策日益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标准不断提高。玉米深加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严格的环保处理后才可以排放。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装备,不断优化、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环保壁垒。


六、产业链


玉米淀粉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玉米、加工设备等,玉米淀粉下游应用十分广泛,是淀粉糖、造纸、食品、啤酒、化工、变性淀粉、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其中,淀粉糖是玉米淀粉最主要的消费去向,其次为造纸和食品。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玉米淀粉产业百科作为玉米淀粉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玉米淀粉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玉米淀粉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