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跌出妖孽般行情,没有最低只有更低,2024年9月12日玉米行情
文 | 聪明的明月
编辑 | 聪明的明月

想要拥有锦鲤般的好运气?那就赶紧关注我吧!点赞关注,让你财运亨通,福星高照!
秋风瑟瑟,玉米丰收的喜悦似乎被深加工市场持续低迷的价格冲淡了不少,放眼全国,从白山黑水到齐鲁大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如同陷入了一场无声的价格战,纷纷下调收购价格,上演着一出出“赛脸”的戏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面对来势汹汹的价格“围剿”,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山东深加工企业成为横亘在眼前的“梦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面对今年的新粮,深加工企业似乎早有预谋,上演了一出“引君入瓮”的好戏,此前,不少企业放出风声,声称今年玉米上市时间可能会延迟,甚至出现断档期,人为制造市场恐慌情绪,试图以此推高价格,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随着新粮陆续上市,深加工企业之前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价格不跌反涨的美梦也随之破灭
面对深加工企业的“套路”,东北地区的贸易商们似乎又一次成了“冤大头”,他们原本指望着能够借助地域优势,将手中的玉米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出去,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山东深加工企业牢牢掌控着价格话语权,东北玉米想要突围,走出山海关,可谓是难上加难
更令人担忧的是,深加工企业似乎并不满足于现状,它们开始“剑走偏锋”,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进一步压低价格,一些企业以各种理由暂停收购潮粮,只收购烘干粮或自然干玉米,摆明了就是要“斩杀”陈粮,“绞杀”新粮,完全不给贸易商和农民留任何余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深加工企业如此“疯狂”地压价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今年玉米质量不佳,产量下降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事实上,今年华北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总产量不降反增,深加工企业之所以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地压价,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吃准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只能采取“自杀式”的价格战
深加工企业的“如意算盘”真的能够得逞吗?华北地区近期启动的玉米增储或许会给他们泼一盆冷水,如果增储规模持续扩大,玉米价格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届时深加工企业恐怕就要自食其果了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则显得更加“混乱”,锦州港作为东北玉米的“风向标”,其价格的波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近期锦州港玉米价格却持续下跌,新粮价格更是“乱成一锅粥”,不同品质、不同水分的玉米价格差异巨大,让贸易商和农民们无所适从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深加工企业的步步紧逼,东北玉米市场该如何破局?是坐以待毙,还是另寻出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玉米期货市场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当前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主力合约价格一路下行,击穿2200点大关,给本就脆弱的现货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玉米价格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相继出现下跌,整个东北市场仿佛陷入了一片价格的泥潭,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东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也纷纷加入到这场“价格屠杀”之中,吉林长春大合生物、黑龙江绥化昊天、黑龙江北安象屿等企业,纷纷下调收购价格,降价幅度之大,令人咋舌,东北玉米市场仿佛陷入了一场恶性循环,价格越低迷,企业越恐慌,越恐慌,价格就越低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一丝希望的曙光却悄然出现,玉米期货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下跌之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虽然反弹的幅度有限,但这至少表明,市场对于玉米价格的过度悲观情绪已经有所缓解
期货市场的反弹,能否给现货市场带来一丝暖意?东北深加工企业的“价格屠杀”何时才能停歇?这些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无数市场参与者的难题
或许,对于东北地区的玉米产业链来说,一味地依赖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提升玉米品质,打造品牌优势,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深加工企业疯狂压价的背后,是东北玉米产业链的无奈与彷徨,面对山东深加工企业的“围剿”,东北玉米如何才能突出重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东北玉米应该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东北玉米应该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才能摆脱被动的局面
无论如何,东北玉米产业链都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这场“价格屠杀”只是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东北玉米产业链能否经受住考验,最终破茧成蝶,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他们或许并不关心这些宏大的命题,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中的玉米能够卖个好价钱,面对深加工企业的压价,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有人选择观望,等待价格回升,也有人选择惜售,希望能够卖个更好的价钱,更多的人则是无奈地选择低价出售,毕竟,玉米放久了就会发霉变质,到时候就更加不值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或许无法左右市场的价格,但他们可以通过提升玉米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朋友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种粮,卖好粮
玉米深加工市场,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方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这场战争最终的胜利者,应该是那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企业和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北玉米,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浴火重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这场“价格屠杀”背后的原因,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深加工企业的“贪婪”,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深加工企业之所以敢于压价,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
如果东北地区的玉米产业链不能及时调整,提升自身竞争力,那么未来类似的“价格屠杀”或许还会上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深加工企业的压价行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倒逼东北玉米产业链进行改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毕竟,市场竞争,最终比拼的还是实力,只有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个人,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东北玉米,加油!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玉米深加工市场的看法
本文仅用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