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颜色异常别不当回事,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玉米苗颜色多数为深绿色,如果管理不当、缺肥或者气候异常,玉米苗颜色会变为黄色、白色、紫色、黄绿色等异常的颜色,即所谓的黄叶苗、白化苗、紫叶苗和黄绿苗等。玉米苗颜色异常,既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又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要设法控制。

一、玉米苗变黄

1、表现症状

起初秧苗叶色淡绿,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其危害是造成空秆或秃尖。

2、原因

(1)缺素症

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缺锌会出现白化苗,看似玉米苗黄。一般锌肥以基施为好;若生长期发现缺锌,会出现长不高,叶片小的症状。

(2)播种太深

播种过浅不易出苗,过深会出现苗弱、苗黄,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播种的同时,施入一定量肥料,可促进苗期生长,如播种时每亩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铵,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发黄。

(3)间苗、定苗不及时

玉米出苗后,应在玉米3-4片叶时进行间苗、6-7片叶时定苗,避免幼苗拥挤,互相争肥、争水、争光,形成弱苗、病苗、黄苗。亩留苗数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而灵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种所要求的密度定苗。

(4)浇水不足

玉米播种前或播种后浇水不足,种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正常发芽出苗,出土时间过长造成弱苗、苗期发黄。

3、防控措施

(1)播前精选良种,挑出秕粒、霉粒、坏粒、小粒,确保种子净度、纯度均在98%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

(2)催芽播种,采用种子包衣或肥水浸种。

(3)适时间苗,在玉米3到4叶时去掉小苗、弱苗、病苗及田间杂草。

(4)间苗后,补施氮肥,促苗早生快发。

(5)对出苗前后有干土块的,要及时将干土块打碎。

二、玉米苗变白

1、表现症状

一般从4叶期开始,新叶基部的叶色变浅呈黄白色、5-6叶期,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基部出现紫色条纹,经10-15天,紫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瘦,呈“白苗”,严重时全田一片白色。

2、原因

土壤中缺锌。

3、防控措施

锌肥拌种,1千克硫酸锌拌25千克玉米种子。方法是用2-3千克温水,溶解1千克锌肥,待全部溶解后,将锌肥溶液均匀喷到玉米种子上,使种子表叶面喷施锌肥,对出现缺锌的苗,喷施德默尔天叶糖醇螯合锌,每隔7天喷1次,一般喷2-3次即可使苗恢复正常。

三、玉米苗变紫红

1、表现症状

秧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呈紫色,一般在玉米3叶出现症状,在4-5叶时表现最明显,根系不发达,茎细小,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严重时叶片枯死。

2、原因

因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玉米出苗后,如遇到低温,也常常会使玉米叶片变红或变紫,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苗现象会逐渐缓解,后期消失。

此外,田间低洼积水,地下害虫危害,土壤过于黏重,播种过深或过浅,以及施肥不当引起的烧苗,药剂处理不当引起幼苗中毒等都会导致红苗。

3、防控措施

(1)增施磷肥作底肥,一般亩施40-50千克过磷酸钙和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作底肥。一旦出现紫苗,可以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

(2)整平土地,开挖排水沟,做到雨停水干,田间不积水。

四、玉米变黄绿

1、表现症状

玉米苗叶片细窄,株型矮小,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叶片呈深褐色,最后焦枯死亡。症状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影响产量较大,易发生倒伏。

2、原因

土壤缺钾。

3、防控措施

增施钾肥,没有用钾肥的可在苗期施用草木灰,缺钾严重的,在3叶期用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