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鱿鱼须(?)团队整的新活,新一代对标隔壁 Webpack 的打包工具 Vite,在 npm 上的下载量已经达到 5819.3万(2022-11-03数据),甚至 Vue 官方都推荐用它代替 vue-cli 来创建项目。
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当咱照常创建一个 Vite 项目时,Node 究竟背着咱干了啥小事呢?
一般情况下,各位都会使用这么创建 Vite 项目:
虽然咱明明白白写的是 init/create vite,但咱也知道,Vite 本身仅仅是一个资源打包工具,并没有任何创建项目的能力。
所以,一定有一个幕后推手在操作,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create-vite。不过为什么他叫 create-vite 呢?而这里实际上所下载的包,名字并不是 react-app,而其实是 create-react-app。
从此咱也就不难看出了,咱用 npm init xxx / yarn create xxx 命令时,会在本地创建一个目录,并下载 create-xxx 的包(也就是把包名给用 create- 拼接上),再通过它对项目进行初始化。
还是刚才 create-react-app 的例子,虽然项目创建需要依赖 create-react-app 的帮助,但是这个 React App 实际上的核心程序是依靠 Webpack 来进行打包。
所以说呐,create-vite 跟 Vite 也同样,尊的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不过就是名字长得太像了,所以容易混淆。
要是咱进 create-vite 的 Github 项目页面,你会发现其中一大堆以 template-xxx 开头的文件夹,这里面就是 Vite 给咱准备的“模板”。而以 create-vite 中的模板来创建一个 Vite 项目,就会比手敲配置装包要简单方便很多。